张艺谋:佻达飞扬的色彩(15)

Young, Suzie Sau-Fong. “The Voice of Feminine Madness in Zhang Yimou’s Da Hong Deng Long Gao Gao Gua (Raise the Red Lantern).” Asian Cinema 7, no. 1 (1995):12-23.

Yue, Mingbao. “Visual Agency and Ideological Fantasy in Three Films by Zhang Yimou.” In Wimal Dissanayake, ed., Narratives of Agency: Self-Making in China, India, and Japan, pp. 56-73.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Yu Hua. To Live. Tran. Michael Berry. New York: Anchor, 2004.

Zhang, Xudong. “Ideology and Utopia in Zhang Yimou’s Red Sorghum.” In Xudong Zhang, Chinese Modernism in the Era of Reforms, pp. 306-328.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Zhang, Yinjin. “Ideology of the Body in Red Sorghum: National Allegory, National Roots, and Third Cinema.” East-West Film Journal 4, no. 2 (June 1989): 38-53.

——. “Seductions of the Body: Fashionging Ethnographic Cinema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Yingjin Zhang, Screening China: Critical 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pp. 207-251.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2.

Zhengxing, Faye. “The Point of View in Shanghai Trial.” Asian Cinema 9, no. 2 (Spring 1998): 16-28.

王斌,《活着:一部电影的诞生》,台北:国际村,1994。

──,《张艺谋这个人》,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王一川,《谁导演了张艺谋神话?》,收录于李天铎编的《当代华语电影论述》,页323—333,台北:时报出版,1996。

───,《张艺谋神话的终结:审美与文化视野中的张艺谋电影》,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合著,《论张艺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合著,《为艺谋不为稻粱谋》,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合著,《笑论“英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江风,《英雄制作全记录》,香港:利源书报社,2002。

李叙、顾晓鸣编,《“无名”斗“英雄”:张艺谋〈英雄〉拆解》,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03。

李冯,《十面埋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英雄》,北京:中国出版社,2002。

──,《菊豆、秋菊打官司:刘恒影视作品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李尔葳,《直面张艺谋:张艺谋的电影世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直面巩俐:巩俐的电影世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张艺谋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璀璨的风景线》,济南:山东出版社,1998。

林邵峰,《视觉英雄张艺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施祥生,《一个都不能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张久英,《翻拍张艺谋》,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1。

张明编,《与张艺谋对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张靓蓓,〈谱奏土地与人民的交响乐章〉,《梦想的定格:十位跃上世界影坛的华人导演》,页128—161,台北:新自然主义,2004。

陈墨,《张艺谋电影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张艺谋的电影世界:青春的呼喊》,台北,风云时代出版,2006。

焦雄屏,《红高粱》,台北:万象图书,1992。

鲍十,《拜庄》,哈尔滨:北方文艺,1999。

1参见Evans Chan (陈耀成), “Zhang Yimou’s ‘Hero’ and the Temptations of Fascism.” Film International 8 (February 2004,www.filmint.nu)。

2黑五类是“文革”时对五种人贴的标签:“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

3关于倪震对第五代导演的能力与发展的观察可参见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作家出版社,2002。

4编注:和田惠美,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1985年凭黑泽明的《乱》勇夺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近年参与多部华语片,如《白发魔女传》、《宋家王朝》(1997)、《十面埋伏》、《英雄》、《吴清源》等。

5程小东(1953— ),香港著名武术指导、导演,原为替身演员,之后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动作指导和导演。导演作品有《生死决 》(1982)、《倩女幽魂》、《秦俑》、《笑傲江湖II之东方不败》(1991)、《赤裸武器》(2002)。

6编注:董玮,香港著名武术指导、导演、演员。武指作品有《英雄本色》(1986)、《旺角卡门》(1988)、《刀》(1995)、《神偷谍影》(1997)、《无极》(2005)等,导演作品有《杀手之王》(1998)等。

7编注:赵小丁,摄影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作品有《开往春天的地铁》(2002)、《英雄》、《千里走单骑》、《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