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读书会上讨论的问题(第2/2页)

问题10:《再见,萤火虫小巷》这本小说的主旨是爱和失去、家庭和友谊,以及夹在这些因素之间的东西。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国梦的追求,还顺带反映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潮流和文化现象。对多萝西的乌克兰父母,对雷夫·蒙托亚来说,成为美国人意味着什么?讨论本书中涉及的文化和社会热点(以及冷点)话题,从60年代的性解放、越南战争,到80年代以及至今的物质女孩儿、拜金主义。书中人物是如何迎合或反对他们所处时代流行的所谓价值观的呢?涉及哪些风险和利益?

问题11:帕克斯顿和玛拉。雷夫和多萝西。罗密欧和朱丽叶。“一开始,那似乎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他们被自己所谓的‘我们对抗全世界’感动得一塌糊涂。”这是玛拉最初的想法。越是被禁止的爱情越吸引人,为什么?为什么孽恋、多舛之爱这一类题材在文学领域能够长盛不衰?为什么我们都喜欢看爱情战胜一切的故事?

问题12:如果你有机会问《再见,萤火虫小巷》的作者一个问题,它可以是关于某个情节、某个人物的细节或某个场景,你会问什么?(你可以通过Facebook联系克莉丝汀·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