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3/9页)

东区的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池乔在初步适应了工作环境和节奏后,很快表现出自己职业的一面。在营销策划会上,她提的点子得到了赞许和认可,在一群专业人士面前,池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尤其是在对媒体营销的诉求的把握程度。于是,在内部看似兵荒马乱的连番会议之中,第一波媒体宣传已经出炉。池乔没有花一分钱,就让东区的项目登上了各大媒体的政经版,社会版还有文化版。日报政经版上用政府批地开发的名义,将东区这一普通的房产项目摇身一变成了政府的政绩,成为旧区改造提升东区形象的一面旗帜。而接着都市报上则是用了长篇累赘的报道连续做了几期《东区,逝去的工业记忆》的文化类选题,勾起了人们对于昔日辉煌东区的集体回忆,接着又做了一系列的寻访工人老大哥的人物专访专题,由这些平凡的普通人讲述自己在青年时期挥洒过汗水的地方;最后池乔开始通过各大媒体征集群众家里收藏的关于工业时代的藏品,印着工号的保温杯,当年的工人奖状,工厂的工人手册,饭盒还有标语,并且整合本市的画家资源,邀请本土的画家为东区工业时代留下墨宝,油画的细节,绘本式的浮世绘,而这些都会在经过筛选后作为东区工业博物馆的展品。

这些宣传除了让人们对于东区文化项目有个初略的认知之外,也勾起了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怀旧情绪,这种情绪的渲染不仅在基建环节给予了很多便利,相对于其他房产项目在施工时遭到的投诉和有关部门的刁难,这个项目的进展除了因为恒威的背景雄厚之外,也是因为人们不再对城市拆迁重建这一事情有恶感,因为这是在还原一个群体的集体记忆,而不是赤裸裸的利益和金钱。

为此,不仅恒威和传媒集团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就连覃婉宁也亲自到池乔的办公室进行了亲昵的慰问,甚至还发出了到她家去吃饭的亲切邀请。池乔诚惶诚恐地送走了覃婉宁,心里想的是你要是知道我拐走了你儿子,你还会一口一句乔乔地叫着么?

答案暂时不可知,但至少池乔在东区项目的工作进入了正轨,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不得不说,池乔有这样的魅力可以让人心甘情愿地臣服,不仅仅事杂志社那帮编辑,即使在各类专业精英云集的新公司,池乔也可以在展现自己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同时,用自己的亲和力感染到众人。当然,凡事总有例外。没有人是真的人见人爱的,至少财务主管钟婷婷即使是在人前都不掩饰对池乔的排斥和厌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每一个公司的财务主管都属于老板的肱骨之臣,心腹栋梁,这位钟婷婷是从恒威总部调过来的,算是覃婉宁的亲信,用覃珏宇的话说,“我妈是怕我花钱大手大脚吧?”按理说钟婷婷跟池乔的工作相交的地方很少,但每个部门总有花钱报账打预算申报的时候,谁也不敢得罪财神。也不知道钟婷婷那种把头上扬四十五度再把视线下斜三十度的看人方式是不是跟庙里供着的财神学的,藐视一切拿着报销单屁颠屁颠到财务室报账的各色人等。池乔察觉到钟婷婷的敌意是每次她拿着部门的预算去财务室的时候,平均都要被打回来三次以上,如果是报销单或者是出差等预知费用,财务室总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打回去重填,有时候是报销单据贴得不规范,有时候是主管签名字写得太过潦草,还有最匪夷所思的理由是今天报销的财务心情不好都不签字。当池乔的助理每次铩羽而归一脸沮丧的时候,池乔即使亲自找上门也遭受了同样待遇之后,她就算再迟钝也知道那是钟婷婷看她不顺眼了。

看一个人不顺眼很正常,我们总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颜悦色,池乔的做法是避其锋芒,如果能绕着走就绕着走,有时候报销不了,她也懒得去折腾了。如果这也就算了,可是每周一次的中层会议,钟婷婷都会质疑池乔的工作,当然是从节省预算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这也是池乔为什么没有花一分钱造势的原因,按理说媒体做了那么多事情,投点广告作为回报才是常来常往的交情,这西市的媒体可不只是传媒集团这一家。但,我们专业的财务主管钟婷婷女士用项目还在前期施工对媒体的投放宣传费用应该能省则省的理由驳回了池乔的媒体预算。

如果说池乔是年届三十,但偶尔还要撒娇卖萌戏谑自己为资深少女的文艺范儿美女,偶尔性感妩媚都还带着点娇羞的那种女人,那么钟婷婷则是一颗熟透了的蜜桃,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成熟女性的魅力,即使是黑色的职业装也遮不住她白皙傲人的胸部,不仅让男人,也让池乔想入非非。“这才三月份,露大半个胸脯她就不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