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不让看了,出口在哪儿?(第2/2页)

《武媚娘传奇》主要讲述武则天从14岁入宫闱再到身着皇袍头戴帝冕最终登位的人生历程,以及权力斗争的故事。由于剧中人物衣着暴露,首播之后被要求剪辑,一时引发舆论热议。
玄宗就作诗“软温新剥鸡头肉”,然后旁边安禄山大脑袋钻出来,对上一句“润滑犹如塞上酥”8,三人凑一块儿玩这个!
冯唐:皇帝和将军还可以写这种诗,那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时代。
许子东: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某些地方的贪官(笑)……
窦文涛:父子共用一个女人是比较乱!政权继承也经常出现杀亲兄弟的情况,比如唐太宗。
冯唐:这是中国传统,不只唐朝,从最开始就杀杀杀。
窦文涛:西安的碑林里有块碑,是唐玄宗李隆基写的《孝经》。他夺皇位,杀了姑母,但是杀完之后他深刻认识到,我必须要以孝治国,所以写《孝经》。
冯唐:李世民是杀了他哥哥弟弟才起来的。窦文涛:这跟性解放没关系,是吧(笑)?冯唐:没关系,这是权力斗争(笑)!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德之本欤!
《经》曰:“昔者明王之以孝理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朕尝三复斯言,景行先哲。虽无德教加于百姓,庶几广爱形于四海。
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况泯绝于秦,得之者皆煨烬之末;滥觞于汉,传之者皆糟粕之余。故鲁史《春秋》,学开五传;《国风》《雅》《颂》,分为四诗。去圣逾远,源流益别。
近观《孝经》旧注,踳驳尤甚。至于迹相祖述,殆且百家;业擅专门,犹将十室。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至当归一,精义无二,安得不翦其繁芜而撮其枢要也。
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翻、刘邵,抑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分注错经,理亦条贯。写之琬琰,庶有补于将来。
且夫子谈经,志取垂训,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数句,一句之内,意有兼明。具载则文繁,略之又义阙。今存于疏,用广发挥。
——李隆基《孝经·序》

公元710—713年,临淄王李隆基以两次兵变,杀伯母韦皇后,诛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后又登上帝位,史称唐玄宗。为避名不正言难顺之讳,以确保帝位,他宣布以“孝”治天下。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玄宗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部,让子弟精读勤学,并于第二年亲自书写《孝经》,刻碑以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