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九地第十一(第2/19页)

梅尧臣注:“入敌未远,道近轻返。”

轻地和散地差不多。散地是在家门口,一没斗志就回家了。轻地是在别人家门口,离自己家也不远。往前进吧,害怕,不知道前面有啥危险;往后退呢,很容易,一退回本国就安全了。

所以在轻地,士卒的战斗意志也不强。

在轻地怎么办呢?“轻地则无止”,不要停留。

杜牧注:“兵法之所谓轻地者,出军行师,始入敌境,未背险要,士卒思还,难进易退,以入为难,故曰轻地也。当必选精骑,密有所伏,敌人卒至,击之勿疑,若是不至,踰之速去。”

“轻地”,是刚刚进入敌境,又没有背靠险要。士卒的心理,都希望回家,前进很困难,后退却很容易。这种情况,要选精锐骑兵,在侧翼埋伏策应。如果与敌人遭遇,不要犹豫,即刻攻击。因为这时候敌人是在“散地”,战斗意志比我军还要差呢!如果敌人没来,则迅速通过,不要在轻地停留,让士卒们快快抛弃离家的愁绪,死了回家的心。

吴王问孙子:“士卒思还,难进易退,未背险阻,三军恐惧,则如之何?”

孙子回答:“军在轻地,士卒未专,以入为务,无以战为,故无近其名城,无由其通路,设疑佯惑,示若将去。乃选精骑,衔枚先入,掠其六畜,三军见得,进乃不惧。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敌人若来,击之勿疑;若其不至,舍之而去。”

军队刚刚进入敌境的时候,士卒还没进入状态,非常恐惧。这时候最好不要打硬仗,不要啃硬骨头,不攻城,也不走他防守的大路。出疑兵迷惑敌人,然后由精锐的选锋军穿插进去,拣软柿子捏,到乡下抢掠一番。其他士卒一看,我军打胜仗了!就振奋了,不害怕了。同时分奇兵埋伏,敌人如果来,马上痛击他。敌若不来,迅速通过,不要停留。

对轻地的战术安排处理,体现了我们前面学过的《孙子兵法》的三个思想:一是治气,关注士卒的心理状态,制造一次小胜利来鼓舞士卒,给大家壮胆;二是选锋,普通士卒怕,选锋军不怕,派选锋军去完成打胜仗、抢东西、鼓士气的任务;三是分战法,以正合,以奇胜,大部队快速行军通过,先锋先插进去拣软柿子捏打胜仗,另外还有一支奇兵埋伏策应,以防与敌人遭遇。

九种地势的作战方法(二):力量的关键是意志力

从散地、轻地、争地的战法,我们看到,始终围绕的都是心理因素,是双方精神力量的消长,是治气。

力量的关键是意志力。

原文

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争地则无攻。

华杉详解

3. 争地

“争地”,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那句话:兵家必争之地。

“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谁先占了,就对谁有利。为什么呢,曹操注:“可以少胜众,弱击强。”只要占了这地势,少可以胜众,弱可以击强。所以对方占了争地,你不要去硬攻。

李筌注:“此阨喉守险地,先居者胜,是为争地也。”

杜牧讲了一个战例。淝水之战前,苻坚遣大将吕光征伐西域,吕光平定了西域,载了大批财货东归。这时苻坚却在淝水大败。苻坚一倒台,前秦手握兵权的各方大将都各自有了想法。吕光军抵宜禾(今新疆安西南),前秦凉州刺史梁熙欲关闭境内通道,拒绝吕光入境。

时高昌太守杨翰对梁熙说:“吕光新破西域,兵强气锐,闻中原丧乱,必有异图。河西地方万里,带甲十万,足以自保。若光出流沙,其势难敌。高梧谷口险阻之要,宜先守之而夺其水;彼既穷渴,可以坐制。如以为远,伊吾关亦可拒也。地有所必争,此其机也。度此二阨,虽有子房之策,无所施矣。”但却遭到梁熙的拒绝。

这就是争地的本质,高梧口、伊吾关,是两个可以挡住吕光的争地。吕光听到谍报杨翰的计策,非常担心。部下杜进对吕光说:“梁熙文雅有余,机变不足,他不会听的。咱们利在速进,不必迟疑。如果梁熙能听从杨翰的计策,我把头砍给您。”

梁熙果然嫌二关太远,派五万人在酒泉阻截。吕光长驱大进,杨翰第一个举郡投降,敦煌太守、晋昌太守也相继降了。吕光最后擒斩梁熙,建立了后凉帝国。

所以不管哪个阵营,都不缺明白人,只是主公听不懂,就没办法。韩信井陉之战,广武君李左车给陈余献计说把住井陉口,陈余不听。韩信攻破赵军,斩了陈余,俘虏了李左车,给李左车行礼说,如果用先生您的计策,我可到不了这里。李左车就投到汉军营中为韩信效力。杨翰也一样,一见主公言不听、计不从,知道大势已去,吕光大军一来,他第一个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