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九变第八(第3/10页)

这一仗的最后结局,不是打赢的。还是用计诱降,苗人自己杀了首领来降,叛乱平定。

马援赌命,赌得一个“马革裹尸”的千古美名,但被他所误,马革裹尸的,还有千千万万的汉军将士。对他决策的心理分析,或许是我的臆断。但是——

任何决策的背后,都是决策者的“个人需求”。

这种需求,可能是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可能是个人抱负,可能是某种情绪,可能是某种焦虑,某种心结,某种心理阴影,都有可能。一定要从他个人的角度,去分析他的决策。而自己在决策的时候,则要有“无我”的意识,把自己的个人因素、情绪因素,从决策中剥离出来,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无我,是客观的基础,决策的保障。

不战,是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

军有所不击。

华杉详解

敌军有的虽可以打,但是不打。

曹操注解说:“军虽可击,以地险难入,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则利薄。困穷之兵,必死战也。”发现敌军,虽然可以打,但是如果小股困穷之兵,又据险地死战,吃掉他没多大利益,而代价很大,甚至耽误整个战局进展,那就不要打。

杜牧注解说,前面说的“锐卒勿攻”“归师勿遏”“穷寇勿迫”“死地不可攻”,都是军有所不击。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我强敌弱,敌人前军先至,也不可击,不要把他打跑了,等他后军到齐,一举全歼。

贾林注解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果可以招降,也不必击。还有,如“穷寇固险而守,击则死战”,也不要击,静观其变,等他心惰,再取之。

张预补充说,“纵之无所损,克之无所利”,也不必击。

莫贪小利,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必可惜。看见利就想取,反而耽误正事,坏了大局。

前面我们说过,行军是战斗的一部分,甚至是比战斗本身更重要的部分;宿营,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这里,我们看到,不战,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利弊衡量,也是一个全局观。利弊衡量,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不值。全局观,是局部有利,全局可能不利,耽误时间,耽误决胜的战机。

“军有所不击”,这话看起来简单,一听就懂。但是,我们读书是为了观照自己。对照一下自己呢,就发现没有一天是做到的。没有做到事有所不干,没有做到应酬有所不去,没有做到酒有所不喝。

别认为勤奋光荣,别以为自己是战斗英雄,别一歇下来不干活就有负罪感,如果你每天忙得要死,恨不得抓住所有机会,最后是猴子掰包谷,没有多大成效,也没有真正的积累,不如停下来,好好计划一下,到底要什么。

造反兵法的关键是快

原文

城有所不攻。

华杉详解

城池有的虽可以攻下的,但是也不攻。

曹操注解说:“城小而固,粮绕,不可攻也。操所以置华、费而深入徐州,得十四县也。”

这里曹操举了自己的一个战例。他说如果那城又小,又坚固,守军粮食又多,就不要攻,因为利益不大,代价却很大。所以他在攻打徐州的时候,放弃了华、费二城,得以兵力完全,直取徐州,得十四县地盘。

杜牧注解说,如果敌人在要害之地,深控城壕,多积粮食,就是为了拖住我们的部队。如果攻拔他,不足为利;如果攻不下来,更是挫我兵势,这种情况,就不要去攻打他。

“城有所不攻”,这一条对于造反来说最重要,可以称为“造反兵法”。

但凡你要造反,上策就是最快的速度直捣京城,把皇上拿下,你就称帝了。一旦被拖住,全国动员,勤王大军集结,造反的事就没希望了。

前面我们学过王阳明破宁王之叛的战例,宁王猛攻安庆,安庆一下,则南京必然落入宁王手中。宁王进了南京,便有了称帝的资本,他若称帝,大臣们就得选边战,正德皇上本是个荒唐天子,宁王的机会不是没有。

但是王阳明乘虚取了宁王的老巢南昌,就赌他回师来救。宁王的幕僚嘴皮子都说破了:“城有所不攻,南昌咱不要了,得了南京,得了天下,南昌不还回来吗?如果在南昌被拖住,失了战机,大事就完了。”

但宁王受不了老巢被端,放弃了马上就要攻下的安庆,回师来救。结果南昌他没能回去,半道在鄱阳湖就被王阳明擒了。

宁王造反,是受前辈明成祖朱棣造反成功的鼓舞,而朱棣成功的战略,恰恰是“城有所不攻”。开始时也战事胶着,主要在河北打,在山东打,燕军虽然胜仗多些,但损失也惨重,而朝廷兵源充足,要拖,燕军还是拖不过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