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战第二(第3/7页)

4. 追击要快。敌军溃退后,要猛追到底,使敌军无法逃跑和重新组织抵抗。

“一慢”是指发起总攻击要慢。要在查清敌情、地形,选好突破口,布置好兵力、火力,做好准备后再发起进攻。

林彪的“四快一慢”,就是孙子兵贵拙速的最好注解了。

利害关系:先考虑避害,再考虑趋利

原文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能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华杉详解

贾林注:“兵久无功,诸侯生心。”

杜佑注:“兵者凶器,久者生变。若智伯围赵,逾年不归,卒为襄子所擒,身死国分。”

他说的这个智伯,是春秋时晋国四大家族,智、韩、赵、魏的智氏。四大家族,智氏最强,智伯做了晋国执政。先后找韩、魏两家索要土地,两家都给他用了“卑而骄之”之计,痛痛快快给了。因为不给,打不过他。给了,好让他再去惹别人。

智伯志得意满,又找赵襄子要。这回要的,是赵家最好的地,关键是赵家祖先宗庙所在,无论如何不能给。于是就开仗了。

智伯裹挟韩、魏两家一起伐赵,许诺灭了赵氏,分土地给他们。这仗打了三年,赵家支持不住了。派使者找韩、魏两家,说智伯怎么回事你们都知道,哪会分土地给你们,不过是各个击破罢了。不如我们三家联手灭了智氏,分了他家土地。

韩、魏两家早等着这一天,就差一个人来捅破窗户纸。于是阵前倒戈,突袭杀了智伯。不仅分了智伯土地,而且之后灭了国君,三家分晋,把整个晋国瓜分了,在后来的战国七雄里,韩、赵、魏就占了三国。

智伯也是文武全才的人,而且作为晋国执政,他的政治、经济实力都远超另外三家。攻打赵氏,如果能等待时机,周密准备,一鼓而下,三家可能就真被他一鼓而下了,晋国可能就成了智国,没有后来三家分晋的韩、魏、赵了。但夜长梦多,兵久弊生,反为三家所害。赵襄子对智伯是刻骨仇恨,把他的人头骨上了漆做酒器,每天端着喝酒才解恨。这就是智伯的下场。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李筌注:“利害相依所生,先知其害,然后知其利也。”

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

经营和打仗一样,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其实比打仗的胜算还低十倍。因为打仗就是两方打,不是你胜就是我胜,经营是你不知道跟谁在打。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们不要一脸无辜:“怎么会这样?”不能“成功了都是自己伟大,失败了那是环境变化”。环境本来没义务等我,先能避害,然后才可趋利。因为利今天没有,明天还可以再图。而害却可能让我输掉老本,彻底出局。所以避害比趋利重要得多。

为什么我们的趋利意识总是百倍于避害意识呢?主要是因为侥幸心理,赌一把。有人说,大不了重新来过!不是每个人都有史玉柱的命,出局了就没法重来了,因为那牌局里的人都不白给,你手里没牌了,拿什么入局?

把战争成本降低,就能提高胜算

原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华杉详解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役不再籍”,就是一次征兵就解决问题,不要仗打了一半,人打没了,又回国征兵。

“粮不三载”,这要求更高了。“不三载”,就是两载。去的时候带一次粮食,回来的时候再送一次粮食给军队路上吃。中间吃什么呢?“因粮于敌”,吃敌人的,能克敌拔城,得了他的储积,就不用国内运粮了。楚汉相争,刘邦就是先占了秦朝留下来的中央粮库——敖仓。楚军饿得嗷嗷叫,他始终不愁吃不愁穿。

一次把事情做对,一定搞定,不返工,就是最高效率。看来做任何事的道理都一样。

国之贫于师则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杜牧注解说,粮食是重物。要运粮食,就要人去运,牛拉车,则农夫耕牛都离开了农田,没人耕地,百姓不得不贫。

管子说:“粟行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粟行五百里,则众有饥色。”运粮行程三百里,则一年的存粮没了;行程四百里,则两年的存粮没了;五百里,则全国人民都要饿肚子。所以诸葛亮北伐,他得攒三年粮食才能伐一回,魏国也把他这粮食账算得一清二楚,知道他下回什么时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