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各位次级自我(第4/5页)

有些读者已经知道,留住配偶涉及的问题与寻找配偶时的问题大不相同。在分享资源和照料孩子方面,不仅存在潜在的冲突,还存在伴侣被他人抢走的风险。为了维系彼此的关系,人们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比如情人节晚餐、纪念日礼物,昂贵的度假等。

留住配偶型次级自我关注的是有关伴侣是否幸福的信息,同时还要观察社会环境中是否有潜在的侵入者威胁你们的关系。这位次级自我会被巩固或威胁长期关系的信息所激活。如果你在追忆你们共度的美好时光,如果你注意到结婚纪念日就要到了,或者你看到有其他异性正在盯着你的伴侣,那么你的留住配偶型次级自我就会开始掌权。择偶性次级自我被激活时,会使人更加关注迷人的异性,而留住配偶型次级自我会使人更加关注具有潜在威胁的同性。总之,留住配偶型次级自我会努力保持长期的浪漫关系。

育儿型次级自我:养育后代的父母

人类的父母需要共同生活的原因很简单:这对后代有益。有关传统社会的研究表明,单亲的孩子不容易存活,而且即使他们能够幸存下来,也没有父母双全的孩子发育得顺利。

在传统社会,父母提供的不仅是衣食住行的保障,还有知识与技能,包括如何找到食物、如何对待朋友、如何避免被狮子吃掉或是被坏人攻击,这些都是人类祖先需要面对的基本挑战。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来养育孩子。养大一个孩子的成本远远不只是有饭吃有床睡的问题,你的账单上会有纸尿裤、奶瓶、衣服、保姆费、医疗保险、玩具、更大的衣服、更多的玩具、夏令营、自行车、大学学费等。在美国,养育一个孩子的平均成本为205 960美元到475 680美元(如果你的孩子上了贵族学校,那还要再加上几十万美元)。这还不够,接下来父母还要勉为其难地为你的盛大婚礼和蜜月旅行出资;也许之后他们又抱上了孙子,这样他们又要花上大把时间带孙子,花更多的钱支付日常开销、购买礼物等。

育儿型次级自我不仅会因自己孩子的出现而出现,当你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或听到远处孩子的哭声时,育儿型次级自我也会被激活。请注意,这并不是导致我们孕育孩子的那个次级自我(择偶型次级自我通过鼓励我们发生性行为从而完成生儿育女的任务)。育儿型次级自我的责任,是鼓励我们照顾自己的儿孙后代;在现代社会,育儿型次级自我还会鼓励我们照顾无助的陌生人(例如非洲的饥饿儿童),甚至照顾小猫小狗。总之,育儿型次级自我的责任是保证弱小的孩子获得足够的关心与爱护,让他们健康成长。

7位次级自我的金字塔

如果你上过心理学课程,可能会记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金字塔。马斯洛指出,人类的不同需求相应出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而较低层次的需求存在于人生较早的时期。我们的7位次级自我各自负责一个基本的进化需求,与稍作修改的金字塔层级一一对应(见图2–1)。想象一下,你从蹒跚学步到青春期,再到目前的成年阶段,每个次级自我都会依次上场。


图2–1 人类需求进化层级

你的自我保护型次级自我在你一岁左右时出现,此时你开始提防陌生人,如果有家庭成员以外的人企图接近你,你就会害怕地抓住妈妈的裙边。你的避免疾病型次级自我会稍晚一点儿出现,此时你会满脸厌恶地把之前从未尝过的食物吐出来。蹒跚学步的小孩会对妈妈精心准备的食物嗤之以鼻,或是对友善的老奶奶报以抗拒的尖叫,他们显然对公众的看法毫不在意。直到快上学的时候,社交型次级自我才会出现,这时你会开始试着结交一些朋友。

在拥有朋友之前,我们不太注意自己是否被他人尊重。但是在小学一二年级前后,社会地位型次级自我开始觉醒,如果你在这期间受到其他小朋友的侮辱,你便会感到很生气。

在人生的前10年,我们对情感生活毫不在意,但是之后,择偶型次级自我会因荷尔蒙的激增被粗鲁地唤醒。突然之间,我们开始困扰于操场对面那个自己从前并不感兴趣的异性到底有没有兴趣跟自己约会。在我们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吸引到了值得共同生活的伴侣后,留住配偶型次级自我就会破壳而出。当然,育儿型次级自我要在我们找到伴侣、维护好家庭关系、生了孩子之后,才会完全成熟。

对于马斯洛来说,金字塔的顶端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追随自己的艺术和创造冲动,不顾忌他人的反应。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个金字塔把自我实现换成了哺乳动物世俗的育儿动机。我们并不否认人类拥有创造和艺术的冲动,但自我实现的愿望并不是孤立于社会目标之外的;相反,它与获得社会地位和配偶的深层进化目标直接相关(想想看,毕加索是如何把自己的创造力转化成了令众多美女投怀送抱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