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动物的,太动物的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

人是理性的吗?或者,理性人的概念是否成立?

关于这一概念的讨论,可谓连篇累牍,它们也构成了经济学的重要基石。虽然几经修正,迄今仍屹立不倒。“理性人”和“经济人”的概念,最早得追溯到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描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也正因为如此,在经济学的经典描述中,基于理性人的自利之心,无数交换得以运行,看不见的手犹如上帝一般运作着一切。

现实往往比理论更吊诡。事实是,无论如何定义理性,人类并不总是理性的。如何解释富人的慈善捐款?例如,《哈利·波特》的作者J. K. 罗琳,这位当初失业的单身母亲在成功之后曾经捐出1500万美元。如何解释人类总是做出一些明显不理性的决策?例如,金融市场上的追涨杀跌,尤其是在泡沫顶端冲入市场的投资者或相信麦道夫之类的骗局?如何解释为什么钻石的稀缺明明是人为因素,但女人甚至男人还是趋之若鹜?如何解释人类社会中合作和竞争的广泛并存,甚至很多利他行为的存在?……对于这些现象,经济学家通过信息短缺、有限理性等理论修正,大概能够自圆其说。但是,随着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很多解释也遭遇了挑战,最为典型就是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以及罗伯特·席勒的《动物精神》,这些著作极大地刷新了人们对于理性人(理性投资者)的认知。

尽管如此,这些研究大多还是在“理性人”中的“理性”这个修辞性的概念上推进。《理性动物》的两位作者道格拉斯·肯里克与弗拉达斯·格里斯克维西斯则另辟蹊径,直接从进化角度理解人类的行为,并将人类定义为“理性动物”。

从理性人到理性动物,其区别何在?简单而言,两位作者整合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剖析了人类诸多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动机。或者说,人类诸多看似不理性的行为,从进化角度都可以得到阐释,这些行为甚至是深层理性(deep rationality)的。

《理性动物》一书的核心论点有二:首先,人类决策为其进化目标服务,因此很多决策是在潜意识之中基于进化痕迹而做出的;其次,人类决策行为的设计功能是为了实现多个不同的进化目标,在不同的情况之下会唤起潜意识中的次级自我(subselves)。我们的内在通常有7个次级自我,即自我保护型次级自我、避免疾病型次级自我、社交型次级自我、社会地位型次级自我、择偶型次级自我、留住配偶型次级自我、育儿型次级自我。

二者叠加的结果,便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人类进化史极其漫长,一般而言,越是晚出现的技能或环境,人类就越容易出错,比如数学。本书第5章中,有一个很好的案例能说明人类认知如何受到进化因素影响,也可以说明行为经济学和进化心理学的不同视角。

在行为经济学中,丹尼尔·卡尼曼曾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假设美国正在为某种疾病的爆发做准备, 这种疾病预计会夺走600人的生命,对于AB两种方案则有两种表述。

表述一

方案A:如果采用方案A,则有200人会获救。

方案B:如果采用方案B,则有1/3的概率救治600人,有2/3的概率无人获救。

表述二:

方案A:如果采用方案A,则有400人会死亡;

方案B:如果采用方案B,则有1/3的概率无人死亡, 但有2/3的概率将导致600人全部死亡。

熟悉这个案例的朋友,此刻应该知道两个表述基本一样。在第一种表述下,大多数人(72%)都选择了确定性更强的方案A;而第二种表述下更强调损失,则78% 的人选择了方案B。

这个实验被认为揭示了决策中的一个重大偏差,它也挑战了理性人模型,卡尼曼等人获得诺奖也与此有关。不过本书作者却举出另一个案例:如果实验中的人数不是600而是60,那么多数人的决策并不会受到太多影响。其原因就在于,原始人的社交范围往往是在100以内,即人类的进化决定了认知规律。

再看动物精神,这一概念源自经济学家凯恩斯。席勒曾借用此概念批判亚当·斯密只知人类会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但他却忽略了动物精神,没有考虑到人们的非理性程度或者被误导的程度。席勒认为,动物精神在现代经济学中用来指经济的动荡不安和反复无常,“有时候,我们被它麻痹;有时候它又赋予我们能量,使我们振作,克服恐惧感和优柔寡断。”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动物精神可以说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但是我们作为现代人延绵至今,这就表示我们祖先是竞争的胜利者,而人类那些看似冒险的行为其实背后有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