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冬暖(第3/4页)
我就是在这时候,见到了阔别三载的行简君。
乍一见行简君,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三年间,我虽然一直和招弟小姐生活在一起,但也能觉察出岁月留在她身上的痕迹,可是同样的三年,时光却仿佛丝毫没有在行简君身上停留。
招弟小姐的变化似乎让行简君十分震动,一时间,他直盯着招弟小姐,眼里神色复杂,竟是不知说什么好。
招弟小姐笑了笑,接过他手里的那一大束鲜花,把他让到沙发上,“我是不是变化挺大的?如果在大街上遇到,怕是认不出来了吧。”
行简君定了定神说:“也没有……”他又端详一下招弟小姐,“其实仔细看看,还是原来的样子——成熟了些。”
招弟妈妈送上热茶来,行简君连忙起身谢了,脸上掠过一丝淡淡的尴尬。
招弟妈妈取下书架上那个闲置了很久的水晶花瓶,接了小半瓶清水,把花束插好,然后出门买菜了。
房间里安静下来,茶几上,几十朵茸茸的粉红小花簇拥着几枝秀挺洁白的大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招弟……”行简君叫了一声,却又没有了下文。
这也难怪,他们之间已经三年不见,却又在此种情形下相逢,世事这般变幻无常,即便是人类,想必也有满腹滋味无法言说的时候。
招弟小姐倒是挺开朗,“得这个病,本人固然没办法,但最为难的其实是亲人和朋友。我在医院时,以文去看我,也是一句话不说就开始哭,我那会儿越是没力气,偏还要打起精神安慰她……”
行简君低声道:“以文一直没告诉我。”
“嗯。其实,你……不用来的。你看,我恢复得挺好,前几天我们领导还说,看我的状态,开了春就能上班呢。”
行简君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是么。我听以文说了你这两年的事,你真是很能干……”
招弟小姐笑着摇摇头。
气氛渐渐轻松起来,两人慢慢聊些这几年彼此的工作和生活,又说到手术后身体的调养。他们都有默契地避开某些话题,也似乎都认为这个病的痊愈是指日可待的事,这使得他们的谈话内容与寻常朋友间的并无多大不同——或许,本来就不应有什么不同。
过了一会儿,行简君踌躇了一下,说:“招弟,你别嫌我冒昧……你这一病,至少有大半年不能工作,我知道你在还房贷,这边又租着房,加上手术和化疗……”
招弟小姐说:“是啊,我这一下可谓劳民伤财。不过还好,我算了算,等做完化疗,手头的钱还能略有节余。”
看看行简君的脸色,招弟小姐索性细细说给他听,“我出国前攒了十万多点,本想提前还一次房贷,幸亏当时没来得及,在国外四个月收入比较高,又攒了小十万。我们单位除了医保,还给买了一份商业保险,所以住院花得并不多。房贷每月四千,房租两千,加上生活费,每个月有一万尽够了。加上化疗费,即便算得宽松点,到明年五六月份我上班时,也还能剩下五六万块钱呢。”
行简君认真地听着,大概觉得招弟小姐是真的没有什么问题,脸色渐渐明朗起来。
顿了顿,他又说:“招弟,如果有什么我能做的,请一定告诉我……这种时候,希望你能把我当个朋友。”
招弟小姐笑着点点头,“我会的。”
他们都不做声了,只有若有若无的花香在空气中缓缓流动。
半晌,行简君终于打破了沉默,“招弟,看到你这样乐观,我本来应该欣慰,可不知怎么,我还是……很难过。”
招弟小姐说:“可能因为我得的是这种病的缘故吧。其实我这些年过得挺好的,什么都不缺,一个农村出来的女孩能到这一步,也算是幸运的了。便是生了病,很可能会治好,退一万步说,就算不能好,也是得享天年……没什么好让人难过的。”
行简君眼圈发红,黯然垂下了头。
招弟小姐拍拍他的胳膊,“我们说点高兴的,听说你有女儿了,很可爱吧?”
“哦……”行简君回过神来,迟疑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来,“八个月了,挺好玩的。”
“真可爱……”招弟小姐轻轻摸了摸相片,“多漂亮……长得很像你。”
那之后,我们的生活一切如常,招弟小姐的身体继续好转,有一次甚至自己打车去医院验血,回来时还顺路给妈妈买了一件羊毛衫。弟弟大志兴致勃勃地学习修电脑,把招弟小姐的旧电脑拆得七零八落,还充满热情地背起英语单词,时不时拿着书来请教招弟小姐。
春节临近的时候,招弟爸爸和弟媳都过来了,家里一下热闹起来。弟弟弟媳每天高高兴兴地逛北京城,招弟爸爸细心地准备年货,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贴上了红红的窗花,招弟小姐则帮着妈妈在厨房里忙活,家里终日飘散着炖鱼炸虾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