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本来是烤青竹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汗青”一词很多人都知道是“史册”之意,但是为什么将史册称为“汗青”,相信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

还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古人最早在竹简上刻字,竹简由上等的青竹做成,新鲜的青竹含有许多水分,如果直接刻上字,时间长了会被虫蛀,因此在刻字之前,先要用火把青竹内的水分烘烤出来。烘烤时,青竹像出汗一样渗出水分,这个场景太形象了,于是人们就把这道程序称作“汗青”,后来干脆就把竹简叫作“汗青”了。再后来,记录历史的竹简也被叫作“汗青”,“汗青”遂成为史册的代名词。

这道程序也被称为“杀青”,刘向注解道:“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折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李贤注《后汉书》:“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蠧,谓之杀青,亦谓汗简。”后来“杀青”被引申为著作完成。

虽然“汗青”、“杀青”、“汗简”都出于烘烤青竹这道程序,但是后二者却又多了一道程序,即青竹出汗后,要用刀子刮去青竹的表皮,露出里面的竹白,在竹白上刻字,字迹吃进竹白后不容易磨灭,“杀”即刮的意思。

在竹简上刻字,可想而知有多么麻烦,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共有50多万字,这么多字要刻到猴年马月去啊,因此又诞生了一个词——汗青头白。唐朝学者刘知几在《史通·忤时》中写道:“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首白可期,而汗青无日。”描写的就是史官们记载历史时一事一言的艰难程度,头发都白了,而汗青的完成还遥遥无期。纪晓岚在编完《四库全书》后赋诗一首:“检校牙签十万余,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可见在没有纸张和电脑之前,书写历史是一项多么繁重的体力活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