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第七章 燕赵初联手,苏秦拜相(第6/12页)

众人哄笑起来。

身后不远处,身披斗笠的贾舍人站在门口,听有一时,微微一笑,转身隐入门后。

这一次,赵肃侯不再躲闪。虽未见过苏秦,但肃侯对其合纵方略已是大体明白,深为赞赏。此番使楼缓使燕,本就有重用苏秦、推动合纵这一想法。为进一步推动合纵,老谋深算的赵肃侯经过一夜思虑,决定在大朝时召见苏秦,廷议合纵,一来可观苏秦才智,二来也使合纵意图朝野皆知。

翌日晨起,赵肃侯在信宫正殿召集大朝,隆重接待燕国特使。太子赵雍、安阳君赵刻,还有新近晋封的国尉肥义、上将军赵豹、上大夫楼缓等中大夫以上朝臣,分列两侧。另有几位嘉宾,是赵国前代遗老,皆是大学问家,也被肃侯请来,参与廷议。在肃侯下首,特别空出两个席位,是特意留给两位燕国特使的。

苏秦、姬哙趋前叩道:“燕公特使苏秦、姬哙叩见赵侯,恭祝君上龙体永康,万寿无疆!”

赵肃侯将苏秦、姬哙打量一时,方才点头道:“燕使免礼,看座。”

苏秦、姬哙谢过,起身走至客位,分别落座。

赵肃侯望着苏秦,微微一笑,拱手道:“寡人早闻苏子大名,今日得见,果是不同凡俗。”

苏秦还以一笑:“一过易水,苏秦就以香水洗目,不敢有一日懈怠。”

“哦,”赵肃侯大是惊奇,倾身问道,“苏子为何以香水洗目?”

苏秦正襟危坐,睁大两眼,眨也不眨地对肃侯好一阵凝视,方才抱拳说道:“为了一睹君上威仪。”

满座皆笑,赵肃侯更是开怀,倾身再问:“苏子这可看清了?”

“微臣看清了。”苏秦点头。

“寡人威仪如何?”

“微臣没有看到。”苏秦一字一顿。

在座诸臣皆是一惊,肥义、赵豹面现愠容。

姬哙面色微变,两眼不解地望着苏秦。

唯有赵肃侯无动于衷,依旧保持微笑:“苏子看到什么了?”

“慈悲。”

这两个字一出口,众人无不释然。

赵肃侯微微点头,呵呵笑道:“谢苏子美言。”转对众臣,“寡人活到这个份上,本以为一无所有了,不想苏子却看出了慈悲。这两个字,好哇,着实好哇,比威仪强多了。”再次转对苏秦,连连拱手,“谢苏子美言!”

苏秦拱手回揖道:“君上谢字,微臣不敢当。慈悲实出君上内中,微臣不过实话实说。”

“好言辞!”赵肃侯点点头,切入正题,“屡听楼爱卿说,苏子有长策欲教寡人,能得闻乎?”

苏秦思忖有顷,微微摇头:“实在抱歉,苏秦并无长策。”

楼缓急了,目示苏秦。

赵肃侯略略一怔,微微笑道:“苏子没有长策,或有短策,寡人能得闻乎?”

苏秦再次摇头:“苏秦亦无短策。”

赵肃侯真也愣了,扫过众臣,见他们皆在面面相觑,因有前车之鉴,不知苏子此番又卖什么关子,因而无不将目光射向苏秦。

赵肃侯似已猜透苏秦之意,轻轻咳嗽一声:“苏子既然不肯赐教,寡人只好——”顿住话头,假意欠欠身子,作势欲起。

果然,苏秦适时插上一句:“君上,苏秦既无长策,亦无短策,只有救赵之策!”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赵肃侯重新坐稳,趋向苏秦:“哦,赵国怎么了?”

“回禀君上,赵国危若累卵,存亡只在旦夕之间。”

此话可就说大了,众人不无惊诧地齐视苏秦。

座中一人眼睛圆睁,出声喝道:“苏子休得狂言,赵有铁骑强弓,险山大川,百年来左右腾挪,北击胡狄,南抗韩、魏,东退强齐,西却暴秦,拓地千里,巍巍乎如泰山屹立,何来累卵之危,存亡之说?”

众人一看,却是新上任的上将军赵豹。

苏秦微微一笑,朝赵豹拱手道:“赵将军少安毋躁,听苏秦细说。人之安危在于所处环境,国之安危在于所处大势。大势危,虽有破军杀将之功,难逃厄运,曾经强大一时的郑国就是这样亡国的。大势安,虽有大败却无伤宗祠,泗上弱卫就是这样求存的。赵地方圆两千里,甲士数十万众,粮粟可支数年,乍看起来堪与大国比肩。然而——”环视众人,话锋一转,言辞骤然犀利,“赵有四战四患,诸位可知?”

众人面面相觑,赵豹面现怒容,嘴巴几次欲张,终又合上。

看到冷场,肥义插道:“是何四战四患,请苏子明言。”

苏秦侃侃说道:“四战者,魏、秦、齐、韩也。诸位公论,自赵立国以来,与四国之战几曾停过?”

举座寂然,有人点头。

“四患者,中山、胡狄、楚、燕也。”

一阵更长的沉寂过后,赵豹终于憋不住,冷冷一笑,敲几喝道:“纵有四战四患,奈何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