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

《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6月19日。1052年的这一天,范仲淹去世。1885年的这一天,法国送给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运抵纽约。

| 范仲淹去世 |

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在学这篇课文之前,老师说:“高晓松,你先站起来把《岳阳楼记》背一遍。”我就站起来背:“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非常流利地背了一遍,那时候我们还没开始学这篇课文,全班同学当时都惊呆了!到现在这篇文章我还能背出来,就是因为我背《岳阳楼记》的时候还不识字,我就是那种最倒霉的人,是在大家最痛恨的那种应试教育的环境里长大的,从小就在家里被掐着脖子背《唐诗三百首》,背《岳阳楼记》,背《滕王阁序》,背的时候都不认字,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背诵这个东西,当你不知道它什么意思的时候,反而特别容易背下来,而且能一直都记得,到现在我背的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得看一遍才知道,就是这么硬背下来的,所以现在脑子有点儿傻,就是因为从小受到这种填鸭式的教育。

等后来长大一些再看这篇文章,才知道这篇文章写得真的是非常好。首先它的人文意义非常大,大家总说我们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倒没觉得非得这样,人是活得自由就好,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居庙堂之高,别当贪官就行,处江湖之远,也别一点儿都不关心这个国家,但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君子。即使把文章中儒家拿来奉为经典的“忠、孝、礼、义、廉”这套东西去掉,我觉得《岳阳楼记》依然是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

范仲淹不但自己是道德楷模,而且他的后人也世世代代都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范仲淹这一生可以说已经做到了人臣之极致,要再加上文武双全,那中国历史上就没有第二个了。范仲淹在西北戍边,曾经训练出一支铁军,而且屡战屡胜,后来即使被贬去西北,依然能打仗,依然能铁马冰河大散关。再后来他又回到朝里当宰相,还不是个平庸的宰相,推行了许多新政,用今天的话讲叫改革开放。写的文章也是流传千古。所以范仲淹称得上是“位极人臣”。

古代特别重要的人物去世以后,朝廷要给他追认一个谥号,范仲淹的谥号叫文正,所以后人叫他范文正公,其实谥号文正的人很多,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十个八个,文正是最高级别的,下面是文忠。范仲淹大概是最开始谥号文正的,所以他叫范文正公,后来那些谥号文正的也没几个敢叫什么文正公,大概只有曾文正公是可以这么叫的,因为曾国藩也是文武双全,当然曾国藩的道德品质跟范仲淹还是不能比的。所以这么多文正里面,只有范文正公、曾文正公是大家公认的文正公。文正比文忠高一级,我觉得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和理想,就是“忠”虽然重要,但是没有“正”重要。所有大臣临死之前最高兴的一件事儿就是死后能够被谥号文正,因为这个谥号是需要皇帝来追认的,不是你自己家里人想叫就叫的。明朝曾经出现过一次,有个叫李东阳的大学士快死了,在弥留之际,得知自己要被谥号文正,乐得马上活了过来,就到这个地步。

范仲淹是历史上第一个谥号文正的大臣,之前唐朝最高的谥号叫文贞,像魏征就被称为魏文贞公。这个文贞后来为什么改叫文正了呢?首先是因为宋仁宗名字叫赵祯,为了避讳。 就跟明朝皇帝因为姓朱,所以明朝所有小说里的英雄不能吃猪肉,只能吃牛羊肉,《水浒传》里的李逵一到饭馆就来三斤牛肉或者羊肉。避讳皇帝的名字是很重要的,宋仁宗叫赵祯,这个谥号就不能叫文贞了,改叫文正。紧接着司马光就提出来,文正应该是最好的谥号,因为“正”是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品质,于是司马光本人最后也谥号文正,而他的政敌王安石的谥号就不是文正。文正很重要,文忠也可以,有一些知识分子非常可爱,自己给自己起名叫文忠,像钱文忠老师,但是没有人给自己起名叫文正。所以今天跟大家聊聊范仲淹,所有想当忠臣的人,都应该学习一下范仲淹。

| 自由女神像运抵纽约 |

自由女神像全世界人民都无比熟悉,其实很多人都是从好莱坞电影里看到的,尤其是讲当年欧洲移民的电影,每次人们都是在船上看到自由女神像,就开始欢呼,庆祝终于到了美国,所以自由女神像是美国最重要的象征。但是它其实是法国人做的,法国有艺术传统,特别爱弄这些东西,当然更重要的不是艺术传统,法国送给美国这个东西是为了庆祝美国独立一百周年。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打响,到1875年的时候,美国正好独立一百周年,于是法国就做了这个东西送给美国,它于1886年在纽约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