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第2/3页)

那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必须喜欢摇滚乐才叫年轻人,必须留长发才是搞摇滚的,崔健带给那个时代的就是那样一种振聋发聩的效果。到今天再也没有人能发出那么强的声音,一下子能唤醒千百万人。那个时候的社会是多么安静,可以同时听到好几个学校的下课铃声,那个时代的一声怒吼是能惊醒大家的,而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不要说崔健,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再发出那样振聋发聩的声音,因为大家的耳朵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噪声,连下课铃声都听不见了,更不要说那样的歌声了。

| 袁世凯北洋政府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

《二十一条》签订的这一天是国耻日。袁世凯的后人对这种说法并不完全认同,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企图翻案。

中国当时实际上一直企图利用东洋和西洋的平衡来进行外交。所有小国或弱国的外交一直以来也都是这样。比如新加坡的外交就是在平衡中美,美国太强就把中国拉到东南亚来,中国太强就把美国拉进来重返亚太。中国当时这么弱,多年以来就靠东西洋互相制衡,在夹缝中求生存。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一年,英、法、德、俄完全没有余力东顾。原来中国可以靠英、法、德、俄平衡一下日本,中国甲午战败的时候本来要割让辽东半岛,最后俄、法、德三国交涉,逼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中国再付三千万两白银。1915年的这个时候,中国只剩下来自日本的压力。在整个平衡外交被打破的情况下,中国能怎么选择呢?日本军队本来就驻扎在山东,已经向德国宣战并在山东打败了德国军队,占领了德国原来的殖民地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这些地方,而且日本几万几万地往山东增兵,不停地给中国下最后通牒,如果《二十一条》不签字就开战。

到最后袁世凯偷偷摸摸地把这事透露给报界,把消息登出来,让全国人民起来抗议。《二十一条》被披露以后,当时全中国人民确实都被动员了起来,全体上海人包括普通车夫都捐钱支持和日本开战。北京二十万人到中山公园举行抗议活动,还当场捐了一百万元建国基金。但是这些钱对和日本开战的花费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

袁世凯又不停地把这事捅给美国大使、英国大使,希望他们来制约日本,但到最后英国大使也逼着中国签字:“我们没办法了,你签字吧,要不然你会亡国。”西方不希望出现一个完全由日本占领的中国,但是当时都没有办法。最后在美国、英国的强大压力下,中国还是签了《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一共有五号,第一号是中国要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第二号是讲日本在东北的权利,包括关东州(即大连市与旅顺港)的租借期延长至九十九年(原来的租借期为二十五年,到1923年就要交还),东北的铁路、矿产等给日本;第三号是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第四号是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能租借或让给他国,日本当时还美其名曰是为了保全中国的领土;第五号是有关日本在中国的大特权,中国所有重要部门的顾问都要请日本人,警察得日本人培训,军队的装备必须从日本购买,等等。当时尚未参加一战的美国人对最后这一项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美国对日本说,你必须把这一条取消,因为我们还要和中国做生意,还要往中国派顾问等。最后日本在强大的压力下取消了这一条,所以实际上签的不是二十一条,而是十几条。

日本给了中国两天的时限,不签就开战。当时日本那么强大,刚赢了德国,所以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最后还是签订了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条约中实际上光第一号里的四条,就已经相当于甲午战争时的损失。当年日本占领朝鲜的时候,逼朝鲜政府签的也是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朝鲜政府签了那个条约之后没几年就正式并入日本,成为日本的一个行政区。

《二十一条》是我们有史以来签过的最耻辱的条约之一,也是日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最严重的罪行之一。这个条约使日本在那个时候攫取了太多在中国的特权,后患无穷,后遗症一直延续到“九一八”事变以及抗日战争。比如说,北伐时期的济南惨案就是因为日本在山东有驻军,“九一八”也是因为日本在东北有特权,关东州是日本租借地,有关东军驻扎在那里,都是《二十一条》导致的遗留问题。无论如何我觉得《二十一条》这件事在历史上是不能翻案的。

| 曼德拉当选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