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第3/3页)

“市场花园战役”失败之后,蒙哥马利就没什么大的战绩了。蒙哥马利后来不再冒险,规规矩矩到最后。而这之后巴顿将军带着一个集团军跑到欧洲,当时巴顿的地位比蒙哥马利低一级,蒙哥马利是集团军群司令,巴顿是一个集团军的军长,但是巴顿的一个集团军横扫欧洲,率先渡过莱茵河,在突出部战役中又立了大功。蒙哥马利是英国历史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将军,历任所有最高的职务,包括在北约组织,大家知道北约的司令必须是美国人,蒙哥马利做副司令。

蒙哥马利还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一个是他特别特别崇拜毛主席,曾好几次到中国访问。他觉得中国的解放战争打得很神奇,毛主席有一次在上海接见他,他不像别人一样谈政治抱负、谈世界,他问毛主席淮海战役怎么打的?为什么60万人能歼灭80万人?毛主席当时把陈毅叫来了,实际上淮海战役真正的指挥是当时的代司令、代政委粟裕大将,但是那时候粟裕已经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没能来见他。陈毅元帅来了就笑呵呵地说:“其实很容易了,就是他们的兵都跑到我们这儿来了,我们就打赢了。”

蒙哥马利还是一个忠于爱情的人,虽然他在军事上比较保守,心胸比较狭窄,爱争功,但在生活上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他因为一直沉迷于军事,年轻的时候一直没结婚,也没谈过恋爱。后来,他在“一战”中负了重伤,伤好以后遇见了一位在前线殉国的英国军官的遗孀,还带着两个孩子,他爱上了这位遗孀,然后就猛烈地追求。那位女士开始还不接受,蒙哥马利拿出枪来对着自己说:“我要有一天背叛你,我就拿枪把我自己打死。”后来他们结了婚,很恩爱。但过了没几年,她的夫人被蚊子叮咬后得了败血症,去世了。在夫人的葬礼上蒙哥马利居然没有流泪,很多人都觉得他很冷血。但是夫人去世之后,他终生未娶,也未再谈任何恋爱。他临终前跟大家说:“真的爱情不是眼泪,是忠诚。”蒙哥马利在这方面还是值得尊敬的。

| 小说《祝福》发表 |

1924年的今天,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发表。今天有很多人认为鲁迅先生就会骂人,是个愤青。但是我想说,他在骂人这个问题上七成骂的是对的,有很多劣根性确实应该批评。但是既然骂人,就会有人回击,有人回击,那就要战斗,战斗就会误伤很多无辜。人一旦进入战斗状态,有时就不管不顾了,逮着谁就冲谁开两枪。所以鲁迅先生战斗中虽然骂了很多该骂的人,但是因为当时他一通扫射,也有人确实是躺着中了枪,比如梁实秋先生、林语堂先生、梅兰芳先生等。

但是鲁迅先生在其他方面,包括在文学创作上、在翻译文学作品上、在学术上确实是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写作了非常重要的《中国小说史略》。今天看民国时期的小说,有各种流派的小说,不管哪个流派,很多小说拿到今天依然能针砭时弊,直刺这个民族的软肋。比如说鲁迅先生的《彷徨》《呐喊》,包括我最喜欢的《狂人日记》,还有这部《祝福》。《祝福》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小说,它里面的人物至今都家喻户晓,而且经常用来形容现实当中的人。比如贺老六是用来形容老实巴交的人。在美国我经常用祥林嫂来形容很多中国人,因为有很多人就是年年挣了钱,去找无良律师,把钱都献给他,就是为了办一美国身份,就像祥林嫂当年要捐个门槛一样。我们也经常用祥林嫂形容一个人特别爱唠叨。拿一个小说里创造的人物去形容一类人,说明他创作的这些人物是非常典型、非常朴实,而且永远不过时的,这样的作品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再跟大家讲两个小笑话。一个是在清华的一次国文考试中,出了一道题:祥林嫂是鲁迅哪一部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居然还有学生写《鲁四老爷家》,学生就只记得《祝福》里面的鲁四老爷,但作品的名字想不起来。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部文学作品是成功的,因为他想起了鲁四老爷,想起了一些重要的人物,这个当时在清华被传为一个笑话。再有就是我经常拿它当一个冷笑话问别人,我说:“哎,祥林嫂老公叫什么?”对方好像一下给问住了,说祥林嫂还有老公?想了半天,说鲁迅先生在这小说里没写。我说:“还用写吗?叫祥林呗。”她不嫁给祥林,她能叫祥林嫂吗?大家可以拿来考考别人,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