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第2/3页)

| 陆游去世 |

1210年,宋朝大词人陆游去世。陆游我就不多讲了啊,大家课文里已经都学过,“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我们的一切都以政治为导向的课文里,他被说成是一个爱国的人。其实大家都是爱国的,我也没看到有哪个文人不爱国,但陆游专门被说成爱国主义诗人。

他的爱情很倒霉,好的文人可能经常会遇到这种创伤,才会写出“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种伤感的词。

有一个要提出来的,就是陆游留下的一万多首词,其实是中国古代文人里最多的,但是如果把乾隆皇帝也算上,这就不是最多的。乾隆皇帝有一瘾,就是到处题一副对联,写一首诗,乾隆皇帝留下四万多首诗,但是我只能背出来俩对联,“塞外黄花恰似金钉钉地,京中白塔犹如银钻钻天”,所以乾隆皇帝虽然是留下四万多首诗排第一,陆游排第二,但是那是因为他是皇帝。真正由人民因为热爱这些作品而把它流传下来的,最多的就是陆游。

| 盛田昭夫出生 |

我很少讲到商人企业,对历史的兴趣都在于文人墨客、英雄美人。商人我本来不是特别想讲,但是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出生还是值得说说的。有关索尼我就不多说了,各种成功学的书里都讲了很多。我来讲一个文化上的事情,就是今天全世界人听到索尼的时候,已经很少有人感觉到这是一个日本牌子,感觉就是一个带着非常浓烈的美国印记的、一个全世界的牌子。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索尼最开始其实并没有想进军文化,只是在电视这个专业系统的领域里做了很大的努力,民用的Walkman(随身听)、MD(迷你光盘)等等。

当时索尼出台了一整套电视制式,叫Betacam(广播级)制式,现在全世界所有电视台用的都是Betacam制式。但是当时有一个大的竞争对手松下出台了另外一套电视制式叫M2,老电视人都还记得。中国有个电视台,当年就引进过M2制式。M2的带子,都比索尼的Betacam要小,互相是不兼容的。就是索尼那个带子松下这儿看不了,松下的在索尼这儿也看不了。这种叫系统性的竞争,你死我活,不能共存。因为电视台互相是要交流节目啊,你拍了在这儿播,我得卖给他,所以全世界的电视台只能用一个制式。

当时这个Betacam制式跟M2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它们是日本两个巨头,松下当时在整个电视播出设备中,包括摄像机等等这些领域还是非常厉害的。索尼怎么打倒它呢?索尼想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招儿。我去卖我的机器,你去卖你的机器,有的电视台买我的,有的电视台买你的,我干脆直接把全世界最大的电视台之一给买了,让它用我的制式,那全世界其他的都得用了。所以索尼一把就把美国最强大的电视网哥伦比亚电视台买了,还买了好莱坞最元老的哥伦比亚制片厂,然后还有美国最重要的唱片公司哥伦比亚唱片。相当于来了一个日本企业,把美国最重要的文化旗帜给一把买下了。这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国会都在讨论。

索尼由此形成了这么一个良性循环,彻底打败了松下。哥伦比亚开始用了Betacam制式以后,其他各个电视网都用,主要的美国电视网用了,全世界都得用美国电视网的这些新闻啊节目啊。中国当年买了松下M2制式的电视台,完全就血本无归,只能当废品卖了。所以它通过买了这个哥伦比亚电视台,把它的Betacam制式在全球垄断化了,现在全球到哪个地方看、哪个电视台用的都是索尼的机器。

但是他没想到的一个副产品,就是由于他买了这个电影公司,买了这个唱片公司,而且这个电影公司出产的电影,始终都是美国最好的电影之一。索尼电影一直都在美国好莱坞,不管当年六大还是现在四大里,都是很厉害的。而且后来原来的六大之一的MGM大狮子米高梅破产的时候,它又把米高梅收进来了,所以它一下子使索尼旗下有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有了米高梅电影公司,还有了一个哥伦比亚三星,它成了好莱坞的一个巨头。

作为唱片公司,索尼一直签有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的合约,在全球拥有最多的歌迷。索尼不停地出产电影,不停地出产唱片,都打着索尼的招牌。1998年索尼因为横扫世界的两首歌,超越华纳,成为世界第一唱片公司。席琳·迪翁唱的《我心永恒》,还有那年世界杯瑞奇·马丁唱的那首《生命之杯》。当时中国索尼唱片总部墙上挂着一个全球总部发来的贺电,说“大家庆祝一下,因为索尼今天出色的成就,我们超越华纳,成为第一大唱片公司”。这两首歌都跟日本没关系,原来是为了做设备而买了世界最大的电影公司唱片公司,慢慢因为它自己出产的内容,成功地成为一家世界级的文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