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第2/3页)
中间周恩来同志亲自找项英谈话,党中央也命令成立一个新四军军事委员会,由叶挺来做一把手,项英同志做二把手,但是这个军事委员会一直没有真正成立,还是党委在领导。直到皖南事变的最后两天,大家在历史课本上也都看到了,以项英同志为首的几个重要领导层在革命战斗的最关键时刻脱队了,离开了部队。新四军由于没有指挥,最后大家就听了叶挺军长的,但叶挺在那个时候已经无力回天。那个时候整个战局的各方面,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叶挺同志真正指挥新四军最后两天,只做了一个决定,就我自己去,跟国民党谈判,来挽救新四军的这点血脉,叶挺同志等于是舍身前往敌营。
我觉得这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就是他真正能指挥新四军的时候他做的决定,不是大家拼死了算了,或者是咱们就投降吧,或者什么都不做。他的决定是舍身赴敌营,然后以自己在整个国民革命军中的威望来谈判。当然最后谈判没能成功,他自己也被扣留了,但是这显示了一个革命军人在关键时刻的高风亮节。
因为他被扣留,新四军重新再改组,重新成立新军部的时候,陈毅同志担任了新四军军长。历史就是这样的各种风云际会,如果没有叶挺同志被扣留,叶挺同志则一直是军长。陈毅同志到了1955年评衔的时候,就没有军长这个资历了。实际上陈毅同志评元帅不太符合规定。因为1955年评元帅、评大将的时候,头一条规定就是当时已经离开军队、不再担任军职的不参加评选,如周恩来、邓小平,包括新四军的那些师长,李先念、邓子恢等都当了副总理级的干部,所以都没有参选。陈毅当时已经离开军队做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实际上是不能评选的,但是就是因为他新四军军长的重要资历,在元帅中间总要有一位来代表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代表三野。刘少奇当时提议是由粟裕大将代表新四军跟三野,粟裕大将也是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也做过三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所以由他代表这三方面评元帅。但是周总理,肯定也有毛主席的意思在里面,最后坚持说代表这三个方面的还是让陈毅元帅来,所以陈毅算是在元帅跟大将里唯一不符合评选资格的,因为他已经离开了军队。1972年陈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迫害,最后含冤去世。
当然了,如果叶挺同志还活着,代表了新四军包括未来的野战军来评选元帅,也轮不到陈毅元帅,也轮不到粟裕大将,必定是由叶挺来做元帅,我们的十大元帅中间就会出现两位叶帅。可是历史是没法假设的,历史就是这样一件一件事地发生了,人们就一个一个登上舞台然后又离去。所以今天讲讲关于新四军的这段历史,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网上搜有关的各方面资料。
| 美国实行夏时制 |
下面讲一个有点意思的事情,就是1974年的1 月6日,美国重新实行了夏时制一直到今天。以至于我在美国的那些年,经常搞乱,某一天就突然变成夏时制了,现在好了,现在高科技使你的手机自动变成夏时制,不像以前不弄表就上班迟到。
夏时制大家都明白是为什么,就为了节省点能源吧。因为夏天的时候日照长,把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大家就早点起床呗。因为天亮得早,早点起床早点睡觉,省得点灯了,其实在欧洲很早就已经开始实行了。我想要说的是美国,它不是节约的国家,美国是一个消费至上的国家,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大家尽量多消费、多花钱。生产的东西都过剩,然后大家就猛消费,以这个来维持庞大的经济运转。作为这么一个国家,美国实行夏时制远远晚于欧洲。
为什么1974年1月6日实行,这有点意思。因为在那之前美国能源充沛极了。美国本来自己就是一个资源大国,美国的得克萨斯产石油,品质之高恨不能喷出来就能加车里开走了,而且成本也不高,加上那个时候中东的石油价格非常非常低廉,1973年前才3美元一桶。美国消费起来,是完全不用考虑节约的,到现在也是。欧洲人来美国的,通常首先批评美国的就是你们怎么开这大车,因为美国人都开特大的车,三点几排量在美国不算大车,然而欧洲都开特小的小车,标榜环保啊等等。美国只有硅谷的一帮所谓知识精英才标榜自己环保,坐经济舱,开丰田小车。但是你看美国大部分地方,大家都开很大的车,黑人开更大的车,华人哪怕当一个饭馆刷盘子的,出来也开特大一奔驰,然后被欧洲人批评。美国人去欧洲也批评他们啊,说你们这教堂,怎么盖这么大啊?说你们虽然开小车,其实你们已经把人民剥削完了,都盖这么大教堂,美国教堂特别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