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第2/4页)
“改正朔、易服色”是很大的变革,我们上面讲的是“改正朔”,下面是关于“易服色”的。孙大总统上来后,要面目一新,首先是要剪辫子穿洋装,当时的洋装有很多种,法式的、德式的、英式的,什么大高帽、燕尾服、那种长的垂下来的挂穗等等,千奇百怪。实际上从那时起,真正流传下来的是当时以孙大总统名字命名的“中山装”,这个一直沿用到今天,直到现在,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我们还是会穿。1949年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也是穿的中山装,当然,新中国也沿用了这种公历纪年法。所以,从1912年1月1日开始,民国算是我们推翻了那么多年王权专制的一次最重大的改革,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沿用了当时某些改革制度,所以这一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很重要的。
大家虽然剪了二百多年来一直留的辫子,但甚至到改革开放后,在西方的一些电影小说等作品中,中国男人仍是留着一条辫子的形象,因为这是外国人对中国人形成的最初印象。但这次剪辫子,从最开始的劝导到强制,发展为后来越来越强烈的要求,以至于到最后留辫子的人成了稀奇的人群。当时最著名的两位留辫子的人一个是辫帅张勋,这个人后来还复辟了几天,一个是当时著名的教授辜鸿铭。有个资料说,1928年,有人专门统计说北平还剩4869人留辫子,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竟然还能统计出留辫子的人数。当然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准确,但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可见“剪辫子”这件事对于当时的人、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改革。我觉得到了今天,北京留辫子的人数(男人)估计又涨了十倍,像什么玩音乐的、玩摇滚组乐队的之类,这些搞艺术的人大多都留辫子,包括我本人,之前也梳过辫子。
所以,1912年1月1日,正式开始了我们国家一个崭新的纪元,这一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很重要,很有意义。
“改正朔、易服色”当时只是外表上的改革,因为当时的孙中山先生只做了几个月的临时大总统就辞职了,移交给了袁世凯。第一任正式大总统,移交日期也很有意思,是4月1日,大家都知道这一天是愚人节。袁总统继续推行了一些实质性的改革。实际上孙总统是个理想主义革命者,他并没有真正管理过一个国家甚至一个省一个市,他一直都是以他的革命理想来努力改造这个国家,而袁总统则管理运营过几个省甚至说一个国家,所以他上任后做了许多实质性的改革。比如他改革了币制,当时的货币是很混乱的,很多地方用银子,还有的地方在用银圆,银圆当时还分成了龙洋、鹰洋,龙洋是当时大清发行的银圆,鹰洋是墨西哥的,因为当时墨西哥产的银子比较多,所以他们的鹰洋也在我们这儿通行。袁总统统一货币,这对国家是件很大的、实质性上的改革,袁总统被印到了当时的银圆上,就有了“袁大头”。
从北洋政府到南京政府,大家一棒一棒地接力,一棒一棒地接下去,一站一站地改造这个国家,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到今天,我觉得从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之后,各位缔造了民国的领导人,包括孙总统,包括袁总统,以及后来我们的新中国成立,我觉得大家都为这个国家的改造和变革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中间袁世凯又改了一次元,又“改正朔、易服色”洪宪复辟,1916年1月1日,是袁世凯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1912年1月1日,我们开始采用公历纪年,我给大家对比下,在亚洲的各个国家中,我们不是最早,也不是最后采用公历的。亚洲最早进行维新改革的国家是日本,1873年1月1日就采用了公历纪年,而土耳其在1927年1月1日才改用公历。
| “欧元”开始流通 |
这就是我们国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1月1日——1912年的1月1日。而对于世界来说,历史的车轮也一直在浩浩荡荡地前进,不仅仅我们自己的国家,连老牌的帝国主义也在不断进化发展,包括欧洲也在前进,2002年的1月1日欧洲开始了流通“欧元”货币。
欧元的启用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展开讲很长,我就讲讲我自己和欧元之间的一点渊源。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去过欧洲的人都知道,到欧洲身上得带各种各样的钱,到处找人换钱,比如你开着开着车(那个时候有些国家已经没有边境了,比如从比利时到荷兰),然后等你下去加油时,你发现那个钱不能用了,你就得到处找地方换钱,更衰的是你永远有一堆零钱浪费了,因为那时候你换来的钱都是大额的,对于花过之后的零钱,你换了地界儿就用不了了,各个国家都不会给你换零钱,所以最后只能作为回国后给朋友的小礼物,作为纪念送出去。而各个国家之间汇率很复杂,各个国家货币都不一样,像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等,我印象是那时候1700里拉才合1美元。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巴塞罗那跟人撞了一次车,因为下大雨都没看见,把人家车门撞掉了,赔了人家15万比塞塔,听起来特别多,其实折合成美元也就一千稍稍多一点美金,所以那个时候很痛苦、很麻烦,身上带的钱各种各样,各种不同汇率,特别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