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关于神和人(第2/8页)

12 他们俱各直往前行。灵往哪里去,他们就往那里去,行走并不转身。

13 至于四活物的形像,就如烧着火炭的形状,又如火把的形状。火在四活物中间上去下来,这火有光辉,从火中发出闪电。

14 这活物往来奔走,好像电光一闪。

15 我正观看活物的时候,见活物的脸旁各有一轮在地上。

16 轮的形状和颜色(原文作作法)好像水苍玉。四轮都是一个样式,形状和作法好像轮中套轮。

这种幻象之物是以西结在22年中(约公元前593年-前571年)的7种所见之物中的一种。大约在公元前597年,以西结被尼布甲尼撒国王(King Nebuchadnezzar)流放到巴比伦,那时以西结约25岁。他生活在迦勒底(Chaldea)迦巴鲁河边(River of Chebar)提勒亚毕(Tel-Abib)的一个村子里,成为了耶路撒冷(Jerusalem)一家寺庙里的祭司。以西结的所有所见之物均发生在他被流放的那段时间。第一种所见之物大约出现在他35岁的时候。

以西结在他的幻象中所见到的东西目前仍是一个谜。占星学家们提出,这种幻象可以看作是黄道带,提到的轮子支持了他们的看法。人类的脸、狮子的脸、牛的脸、鹰的脸被解释为同黄道带固定的符号相关联的东西。但是旋风或是闪电又作何解释呢?它们显然不是黄道带的典型特征。正是这些事物的细节之处给了埃利希•冯•丹尼肯灵感,激励他在书中把以西结的故事作为《圣经》中可能的与外星人接触的证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名工程师约瑟夫•布拉里奇(Josef Blumrich)在位于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Huntsville,Alabama)的马歇尔航天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工作期间,曾得到一本《众神之车》。他决定利用自己40年的航空航天工程知识来解释冯•丹尼肯是如何犯错的。这些知识包括在太空实验室和航天飞机方面的知识——因为显而易见的是,这位瑞士酒店经理没有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尽是胡言乱语。”布拉里奇写道:“就我所收集到的冯•丹尼肯所提供的大量资料来看,我读到了对以西结幻象之物的技术特征的描写。可以说,我有权加入此方面的对话,因为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就是从事航空器和火箭的设计和建造的。我把《圣经》从头到尾仔细读了一遍,我敢肯定,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驳倒丹尼肯。”

看来事情并未按照那样的方式发展。仅阅读了第1章之后,布拉里奇就开始改变想法。

在其1973年的著作《以西结的飞船》(The Spaceship of Ezekiel)中,布拉里奇描述了飞船主体的形状构造,它极像盛冰激凌的锥形杯:“它是一个很宽的圆锥,里面有一些曲线,主体由4个直升机装置承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兰利研究中心(Langley Research Center)位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市(Norfolk, Virginia)。1964年,兰利研究中心的一位工程师罗杰•安德森(Roger Anderson)设计了一个具有类似构造的运载工具。安德森应邀设计一种能够进入行星大气层的运载工具,于是就绘制了这种飞船的草图。

他所完成的是一系列技术图纸,这表明以西结的确看到过飞船。布拉里奇得出结论,以西结描述的飞船借助当今技术是能够建造出来的,其形状极像“双子星座号宇宙飞船”或“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然后增加了类似直升机上的装置来控制飞行。从他对《以西结书》的理解来看,布拉里奇认为,以西结在这种飞船中飞行了至少3次。

以西结第3次和第4次遇到外星生命之间间隔了20年。在第4次相遇中,他被带到了一座神庙里。绝大多数评论者认为,该神庙就是位于耶路撒冷的“所罗门神庙”(Temple of Solomon)。以西结显然对该神庙非常熟悉,但他在幻象中却未能认出该神庙来。而且,对该神庙所处位置的细节描述同耶路撒冷的地理位置也并不相符。许多人认为,以西结实际上是被带到了一个被称为“查文•德•万塔尔”(Chavin de Huantar)的地方。这个地方位于秘鲁北部,其面积和地理位置同以西结的描述一致。冯•丹尼肯也认同这种观点。当然,最重要的是,以西结被带到了哪里无所谓,他有可能同未知的飞行员一起去才是关键所在。

对远古外星人问题而言同样重要的是,以西结记下了幻象中神庙的许多精确测量数据。德国工程师汉斯•赫伯特•贝尔(Hans Herbert Beier)参考这些数据,制作了一个精致模型。把布拉里奇的成果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他得出结论,该神庙纯粹是一个工艺构造,能够容纳飞船以便进行维护工作。他认为,正是在“神庙”中对飞船的核反应堆进行维护工作的。他还提到了以西结对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的描述以及给飞船替换燃料过程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