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米哈拉布

带有浮雕的门框上方是一道镂空呈蕾丝状的楣梁;框架的侧柱上则是阿拉伯式花纹的浅浮雕,在门框和楣梁之上是一排水平书写的龙飞凤舞的文字,仿佛悬在空中。所有构造均由灰泥制成,颜色都很浅。门框之下是一道带有沟槽的拱门饰,包裹着一面呈尖拱状的内山墙,由细柱支撑而起,密密麻麻地刻着各种字母。边框上的每一寸空间都刻满了各种装饰、线条和圆环,就像是一块布满孔隙的海绵。内山墙的细柱和尖顶拱都有着极其繁复的雕饰,而作为背景的墙面被挖空之后也都装饰着复杂的细节。形容至此,我们不得不又搬出前面的那套文字,将这座拱门上所有较为细小但又相似的结构再度形容一番。可是在层层叠叠的拱门之下的那道拱门的内部,我们又能看见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道光秃秃的墙面而已。

我所描述的这座14世纪的米哈拉布,位于伊斯法罕的周五清真寺内。米哈拉布的意思是清真寺内用以指示麦加方向的壁龛。每当我参观清真寺的时候,我总是停驻在米哈拉布前,无法移开双眼。这扇拱门吸引着我,因为极尽一切能工巧思只为了展示它的存在,而它所通向的却是虚无。奢华的框饰似乎意味着其后隐藏着稀世珍宝,但里面其实空无一物。

在卢图福拉酋长清真寺里有一座建于17世纪的米哈拉布,嵌在一面布满青蓝色和绿松石色的锡釉彩陶装饰的墙上。它的上部有一个尖形拱顶,中间有一扇用马赛克铺成螺旋线形几何花纹的尖形假窗。它的凹陷深度与墙壁的厚度大体相同,布满了天蓝色和金色锡釉彩陶装饰和六边形的拱门花纹。其上还有一个布满凹槽的蜂窝状拱顶,然而这些凹槽都没有底部,内部结构层层叠叠。这座米哈拉布在它有限的空间里面总是包含着另一座更小的米哈拉布,这样一层层深入,趋于无穷。

这座米哈拉布的周围是天蓝色的方砖,上面布满了白色的字迹,它韵律有致的书法把这块空间包围了起来:转弯处刚劲的笔锋如同鞭子,其中又布满了撇、捺、点,从中心向上下辐射开,正向、反向地书写着《古兰经》的章节,延伸到所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位置中去。

久久地凝视着米哈拉布,我进行了一番反思。这究竟是什么?艺术所追求的完美?书法所沉淀的智慧?体现在奢华装饰中的对所有欲望都予以满足的梦想?所有猜测都旨在表达唯一的理念,遵循唯一的原则,指向唯一的对象,那就是虚无。它唯一的属性就是不存在,它甚至都无法被命名。

空洞、乌有、沉默,这些名字都是带有过于沉重的含义,对于拒斥它们想要表达的虚无来说都过于累赘。它不能由语言所定义,唯一能够表达它的只有米哈拉布。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米哈拉布的深处揭示了“虚无”。

这就是我在这次伊朗远行中所体悟到的东西: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物其实是虚无。阿拔斯清真寺的那个蜂窝状的拱形穹窿,周五清真寺的那个在一层层递减的拱梁之上的黑色圆顶,都经过了复杂的计算从而与方形底座完美连接,方形中的内接圆被广泛应用于穹顶、拱门和四边形的尖顶大门。这些都旨在证明,世界的本貌应该是弧形的。

虚无,也有它自己的想象和游戏:阿里夸布宫的音乐厅的石灰墙上布满了赭石色的孔,这些孔的外形像细颈瓶或诗琴,与自己的阴影一起重重叠加,制造出仿佛自己本身并不存在的光影效果。

某些时间的形态和某些空间的形态相契合。春天的落日时分便与“沙阿之母”神学院相契合,那是一座18世纪的封闭花园,装点着白色的锡釉彩陶装饰、绿色的植物以及数座池塘,此外还有高悬的空房间,装点着一排排珐琅瓦片,其消极的形态鼓舞着学生奋笔疾书。来到这座神学院,我看见伊斯法罕的居民亲密而安逸地享受着此时此刻,我也想待在一个舒适宽敞的房间里,就像那个盘腿而坐正在阅读的男人,或像那些正在聊天的人们,那个躺下睡觉的人,以及那个在吃夹着蔬菜的薄饼的人。我羡慕那些正在听毛拉讲课的人群,他们就像苏格拉底的门徒一样盘腿围坐在一块地毯旁,以及那些从学校里出来的孩子,他们把书和作业本放在另一块地毯上。

也许一座宠辱不惊的、追求幸福的城市,在专制主义统治时期也能保持它的精神幸福吧。当我漫步在著名的伊斯法罕广场,望着那些蓝色和黄铜色圆顶的清真寺,那些阳台互通、高度一致的房屋,阿拔斯宫的那些宏大拱顶,以及熙熙攘攘的集市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个念头。

几年过去了,我现在看到的伊朗形象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拥挤的人群中没有一寸空间,人们发出抑扬顿挫的呼喊,比出整齐一致的手势,淹没在无所不在的黑色长袍组成的乌云中,沉浸在紧张和狂热里,没有休止也没有停息。这些形象我可从来没在米哈拉布上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