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主妇,作为家务主导者,在家庭中才有价值。从这一意义上说,主妇是家庭的大王。

可是,达到理想的家庭主妇的状态还是有些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被各种各样的人所指出过的问题,比方说,主妇的视野狭窄,气量狭小。

不考虑长远和未来,只顾及眼前利益。

比方说,儿子想去外国留学,母亲最先反对。顾虑去那么远的地方,生病怎么办?若带个蓝眼睛的儿媳回来,那可不得了!

不考虑面向未来提高孩子的能力,只是因为宠爱,就想让他待在身边。觉得让他不离左右、无病无灾就是最大的幸福。

或者,极其在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经常发脾气,原因是孩子成绩下降了,或者从学校回来晚了。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有何缘由?我在此不想探讨这样的问题。

只待在家里的主妇,对社会性问题不感兴趣,是一种普遍的倾向。

比方说,对政治和经济基本上不关心,有的在公共场合缺少基本的道德操守。

在挤满乘客的电车里,对空出来的座位飞快地占据,并用手控制着旁边的座位,呼唤孩子或亲眷就座。不过,这样的人最近减少了很多。

或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从旁边一下子跑过去。

有的人不擅长集体行动,只主张自我,不和大家合作。

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均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立场和观点,经常从行为上限制别人。

这些倾向当然不是只有主妇有,年轻的女性和男性也有。

但从总量上看,主妇略微多一些,这是社会公认的。

即便是这样,责任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主妇。

其社会性的视野狭窄,缺乏集体观念,与总是待在家里做家务、没有外出的机会有关。也可以说是事出必然。由于不能外出工作、没有与众人相处的机会,难怪不能适应集体生活。

如果长期只做家务和抚育子女,有着某种程度的以自我和家庭为中心是可以谅解的,毕竟做家务和抚育孩子也是一项非做不可的工作。

尽管对她们报以同情和理解,但“主妇”依然还是只维护家庭、肚量狭小并以自我为中心的女性的代名词。

何况还有“主妇权”之说,这个词的定义是:“主妇受到社会观念支持、以家政管理为中心的权限。” 词义有点夸张。说穿了,不过是掌管厨房的权利。

这种权利,既不具现代魅力,也不难得。

有的男性评论家大放厥词,说:“做家务和抚育子女,是唯有女性才能够做到的、富有独创性的工作!”他们自己是男人,不做家务和抚育子女,借此抬高和鼓舞女性,根本没有说服力,是令人发笑的言论。

总之,从“主妇”这个词里感觉不到才智和高大,即使她是掌管全家生活的女主人。同时,语感也过于陈旧。如果习惯于这种称谓,会觉得自己有点可怕。

“主妇”这个词,本来写为“女+帚”(1),意思是不打自招。这样的词意,将会引起主妇拒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