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李开复老师的一封信(第2/3页)

我所追求的“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不同”,本质上并没有错,但是多年来,名利的浮涨让我不知不觉间偏离了轴心,以致迷眩其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不自知。

唉,什么叫本质上没有错?您博学多才、意志坚定,既有眼光又有毅力,在生活的压力下,连您都会偏离轴心,大部分崇拜者一定早就偏离了。您这次大病之后有了顿悟,那些年轻人怎么办?

3.

您说您“以前一直在鼓励年轻人追求什么,现在就要鼓励他们放下什么”。这是我和您的理念最本质的区别,您现在顿悟了,我们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您应该明白,您现在鼓励他们放下,也是一种追求:追求放下!以前他们要追求梦想、追求成功、追求名利,现在您告诉他们还要去追求淡泊名利。他们压力更大了,本来目标清晰,现在又变得迷茫了。

您或许会说:“靠,追求也不是,放下也不是,你说应该怎么办?”当然,您不会说靠,靠是我说的,整个问题都是我想象的。我说应该怎么办?等会儿再回答。

4.

我看了您说的一段话:

现在,我发现一种更符合自己渺小地位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如果我做一件事情,世界上每一个人也都这么做,那么我们的世界会不会变好一点?如果会,我就去做,但不再用量化的思维计算每件事的“价值”和“意义”。

看到这里,我真想哭!

您不是已经放弃“要让世界因你而不同”了吗?您怎么还想着要改变世界?!您要做就去做,为什么一定要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才去做?做事情都像您这样,会很累,您的病还没好,真的不要让心这么累,更不能让年轻人跟您一样这么累。

5.

我又看了您说的一段话:

例如生病之后,我陆陆续续在微博上发表了一些病后感悟的文章,我只是真诚地想要跟大家分享,再也不会像过去一样,为了增加点击率和扩大影响力而刻意营销推广。我发现,对于真正有需要的人来说,一篇短文、一句诚恳的话,就能深入人心。与其让千万人过目即忘,不如让一两个人铭记在心。而且,通过这种真诚、无私的灵犀相契,我自己得到的回馈才会是正能量。

我有点为您瞎担心了。可能您内心的那个“野兽”为了您追求影响力,又找到了新的借口。您还是在期望有人铭记在心,在期望真诚无私的灵犀相契,在期待得到正能量的回馈!这一切,说明那个名利“野兽”仍在作怪……

6.

我又看了您说的一段话:

让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对人真诚平等,这就足够了。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如此,世界就会更美好,不必等待任何一个救世主来拯救。

说实在的,“这就足够了”,您用这种语气说话,好像这个很容易似的。您这得给年轻人多大压力啊!

我每天不可能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经常偷懒的,我偶尔也做一些问心有愧的事情,我不是对所有人都真诚,我有情绪的时候还会骂人,让世界不美好……我也有不少粉丝,他们当中很多人觉得我很牛了,但我很惭愧,您倡导的我一条都做不到。

7.

最后您说您“不知道能活多久,以后要做一个有大爱的李开复”。

我一开始觉得有点别扭,后来发现是因为您说的“大爱”。您觉得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是一种“大爱”,这成了您新的梦想,您是筑梦者。

我在想,如果您最后一句话是:“要做一个有‘爱’的李开复!”该多么温馨、多么感人、多么正能量啊!但您强调这是“大爱”!爱,就在那里,您不要分大爱、小爱啊。您一说要做有大爱的李开复,让年轻人很惭愧的……

我知道我提这些观点,有些吹毛求疵,可能是因为我对您的观点本来就有成见。如果让您粉丝看见,一定会说我哗众取宠,炒作自己。没办法,我还是说出来了,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

既然我不同意您的理念,那我的理念是什么?嗯,我相信您已经知道了:做自己。

注意哦,不是做最好的自己,也不是做更棒的自己,而是做自己。

不鼓励去改变世界,不鼓励去改变别人,也不鼓励去改变自己,改变都是自然发生的。

不要鼓励年轻人去追求什么,也不要鼓励他们去放下什么,这些都是在否定自己,我觉得要接纳自己。自己是什么样,就接受自己是什么样。

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这些缺点和优点构成了一个人的整体,接纳这个整体。

如果不接纳自己,每天都会生活在否定之中,每天给自己打鸡血,压力会把身体压垮的,您已经是一个例子了。接纳自己,我们才会关注当下;接纳自己,缺点才会慢慢改变;接纳自己,世界真的会因我们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