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

所有人看月亮都觉得美,所有人对一枚硬币都不会那么在意,六便士,只是一枚硬币而已。

这里问一个问题:“你是要追求梦想,还是甘愿沉寂于生活的琐碎?”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我要追求梦想!”那么,月亮就是梦想,硬币就是生活琐碎。

接着问一个问题:“梦想和正常的生活,必须要做个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

这是个极端的问题,会被不少人嗤之以鼻:没有正常的生活,要梦想又有何用?愚蠢的假设,幼稚的陷阱!

其实我今天要介绍的是一本书,著名文学家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这部小说是目前为止最触动我内心的小说,没有之一。我在文章中经常说:做自己。但我看了这本小说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做自己。

毛姆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画家的故事:

思特里克兰德,四十岁之前,是住在伦敦的一位证券经纪人,有两个孩子,和妻子结婚十七年,蛮恩爱的。忽然有一天,这个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伦敦去了巴黎,告诉妻子说他不能跟她在一起了。所有人都觉得这个男人一定是遇到了某个漂亮女人,然后抛妻弃子私奔了。作者也是这么认为,受人之托,他去了巴黎,找到了这个人,发现真相居然是这个人只不过是想画画。

为什么想画画就要抛妻弃子?难道他不觉得对不起家人吗?看到这里,和你一样,我有很多疑问,作者也有很多疑问,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作者和这个人的对话:

“你想过没有,你的妻子痛苦极了?”

“事情会过去的。”

“你这样对她,说得过去吗?”

“说不过去。”

“你有什么不满意她的地方吗?”

“没有。”

“那么,你们结婚十七年,你又挑不出她的任何毛病,你这样离开了她不是太岂有此理了吗?”

“是太岂有此理了。”

“……你还爱不爱她?”

“一点儿也不爱了。”

“他妈的,你得想想自己的孩子啊!”

“他们已经过了不少舒服的日子了,大多数孩子都没有享过这么大的福。”

“可是,你难道不喜欢他们吗?你的两个孩子多么可爱啊!”

“孩子小的时候我确实喜欢他们,可是现在他们都长大了,我对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了。”

“你简直太没有人性了。”

“我就是这样的。”

“你一点儿也不觉得害臊?”

“我不害臊。”

“谁都会认为你是个没有人性的坏蛋。”

“让他们这么想去吧。”

“所有人都讨厌你、鄙视你,这对你一点儿都无所谓吗?”

“无所谓!”

“你有什么要说的?”

“我要说的只有一句:你是个大傻蛋。”

接下来的五年,这个人真的一直在画画,生活过得很艰苦,没钱的时候就去给人家干点活,他的画从来不卖,也不参加展览,甚至都不给别人看。

为什么他要这样?和你一样,我有疑问,作者也有疑问。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作者和这个人的对话:

“为什么你不把自己的画送到展览会上去呢?我想你会愿意听听别人的意见的。”

“你愿意听吗?”(他说这句话的时候那种鄙夷不屑劲儿简直无法形容。)

“你不想成名吗?大多数画家对这一点还是不能无动于衷的。”

“真幼稚!如果你不在乎某一个人对你的看法,一群人对你有什么意见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并不是人人都是理性动物啊!”

“成名的是哪些人?是评论家、作家、证券经纪人、女人。”

“想到那些你从来不认识、从来没见过的人被你的画笔打动,难道你不感到欣慰吗?”

“滑稽戏。”

“那么你为什么对于画得好还是不好还是很介意呢?”

“我并不介意,我只不过想把我见到的画下来。”

……

“你丢掉了舒适的家庭,放弃一般人过的那种幸福生活,可是你现在在巴黎连饭都吃不饱。再叫你从头选择,你还愿意走这条路吗?”

“还是这样。”

“这几年你根本没有打听过你的老婆孩子,难道你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吗?”

“没有。”

“你给他们带来这么多不幸,难道你就一分钟也没有后悔过?”

他咧开嘴笑了,摇了摇头。

多么独特的一个人啊!他几乎没有人性。如果你看了这本书,你还会知道这个人不懂世故,不讲礼节,不知羞耻。他真的不懂吗?当然不是,他四十岁之前跟其他人一样,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四十岁以后,才开始不正常的。

这个不正常太不正常了,从下面的情节中你就能看出来:

这个人在巴黎病了,病得很严重。一位叫施特略夫的朋友救了他,还把他从破旧的房子里接到家里,和老婆一起来伺候这个人,帮他养病恢复。后来这个人身体好了,经常把施特略夫赶出家门,原因是他画画不想被人打扰。再后来这个人和施特略夫的老婆好上了,他们一起在家过日子,而施特略夫只好离开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