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温暖的传奇(第2/21页)

他的眼中有天堂

1953年的那个秋天,当人们刚刚从战争的噩梦中苏醒过来,《罗马假日》公开上映,在无数人的惊讶和赞叹中,天使降临人间。那是派克第三部比较有影响的电影,派克后来和别人提起这部电影时曾经谦和地说,当他第一眼看到赫本出现在他的面前,就知道她才是《罗马假日》里真正的主角。

那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爱情故事,公主爱上穷记者,最后却因现实的阻隔而分离。很多人都说,如果没有赫本就不会有这流芳百世的经典爱情。然而如果没有格利高里·派克呢?

每次和朋友说起《罗马假日》,就总是不忘记强调说这部电影是需要看上至少两遍的。那感觉好像是生怕好东西没和朋友分享一样。担心他们看这部电影时,第一次看到的自然是赫本天使,然而如果不看第二次,就会错过了一个天堂。

赫本终究是没有在哪部电影里比这一次更像一个天使了吧。我们看着她和他一起去看说真话的嘴,看着她扑到他的怀里,看着她慢慢地离开他的怀抱。她的纯洁摄人心魄,而他哪怕是偶一抬头望着她的眼神都充满着那么多的温柔和疼爱。仿佛她是一个孩子,是这世界所有的美好的化身,他一定要尽了心地去呵护她才行。这才明白,所谓天使,是一定要有一个懂得怎么爱护天使的人的。否则的话,天使再美丽也不过是徒劳。她的光芒终究是难抵这个世界喧嚣的尘埃。

再后来看她演的几部电影,始终没有让我找到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依然是那样优雅而美丽的女子,但却有些寂寞的味道在其中。仿佛一个孤独的天使徘徊在人间,始终无法再有人能够懂得如何去守护。和她配戏的男人也是极其出色的,很多人比派克要有性格、有故事得多。就好像加里·格兰特,那样英俊而风度翩翩的男人,多少女人为他陶醉。可惜他的眼睛里透着的是英国绅士的疏离和冷漠,怎样也无法成为一个天使的家。

再也没有如此温暖的眼神了吧。这应该是那么多女人迷恋派克的原因。英俊的外表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那宽厚的肩膀,那温柔的微笑和那颗包容的心。你不必担心向他袒露心扉而遭到他的鄙视,也不必担心付出所有会受到伤害。你可以在他那里肆意地做一个孩子,不用担心,他会一生守候着你,心疼你像心疼一个天使一样。有他在,你就不用害怕这个世界的风风雨雨。这样的男人,这个世界曾有过几个?这样的男人,难道不值得你一生去追随?

天堂何曾遥远过,天堂就在他的眼中。谁要是得到就能幸福一生。

然而天使却终于没有爱上这个天堂般温暖的男人,她的心中另有天堂,她独自去寻找她的幸福去了。男人的爱给了一个叫维罗妮卡的姑娘,这一给就是整整的四十八年。直至他的生命终结。

看过他和维罗妮卡最初相爱的故事,她那时是个记者,他是她采访的对象。他在与她第一次见面之后六个月再一次路经巴黎,把电话打到她工作的报社,冲着电话另一端的嘈杂一片大声地说:“我是格利高里·派克,想找巴萨尼小姐说话。”

接下来的事情倒很像《罗马假日》里的关于报社的那些情节。当接电话的人用室内广播系统公开呼叫“巴萨尼小姐,格利高里·派克先生找你”的时候,整个报社突然之间鸦雀无声。

巴萨尼小姐有些犹豫,但还是接受了他的邀请。放弃对萨特进行采访而和一个美国影星去吃饭,那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也是最正确的选择。哲学并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天使,哲学也不能使一个女人的生命温暖,而他的怀抱却可以。所以就让哲学家靠边站吧,什么也比不上这个男人眼中的天堂。

2003年6月12日,维罗妮卡陪伴着自己的丈夫走过了他最后的岁月,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在这四十八年中,那个英俊的男人有无数的女人爱过他、现在还在爱他,但是他从来没有绯闻。我们永远不能去问赫本,做一个天使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然而我们也许可以问一问派克太太。也许她会告诉我们,所谓天使,有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找到了她的天堂。

一生都是演员

曾有一本电影杂志出过一个专题,说的是当时的一些新生代偶像如何继承了前任偶像的风格。例如布拉德·皮特是当代的詹姆斯·迪恩,而本·阿弗莱特很像当年的罗伯特·雷德福等等,很多形象代言人都有接替者,我看了一遍下来,发现自己在暗暗地寻找派克的接班人,结果答案是,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