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一座岛(第4/16页)

你看,即便如此,我的思维循环还是往返于男人观看的立场。我认同母亲早年间告诉我的至理名言:女人要想获得幸福,只有一条路,就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且,我知道如何实现一个女人最简单的幸福。在大家的眼里,我是非常幸运的。但我不服气。

非常不服气啊,因为我明白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些,并不是因为我看起来天真、性格开朗或者有工作能力,以及任何一个成年人教导女孩获取幸福的优良品质之一,而是我恰巧把握住了男朋友的心理逻辑,我洞悉他的性格,而他的漏洞恰巧是我身上一些特质所能弥补的,于是,我们才能相处融洽。但,这只是我遏制潜意识中对抗心理的发展,通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细微的观察所取得的胜利。

吕绵羊

绵羊姑娘:

看了你的信,觉得你是个很有头脑的姑娘,所以虽然你的信中涉及很多方面,但我相信这些事情将来你都会一一解决。所以我也就不再多啰唆。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你在信中提到“女权主义”这个话题。你提到的很多困惑,都是我以前有过,但是现在基本上想通了的,所以我愿意把我自己得出的结论提供给你,供你参考一下。

首先,对于“女权主义”这个词,我是有自己的定义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说我是女权主义了,但在几年前,我还经常会被人贴上这样的标签。当然了,这样说的都是男人。但每次有男人这样说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我不是女权主义,我是人权主义。因为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弱势群体要求享有自己作为这个国家的公民所应享有的权利的时候,无论他是男女,他要求的都是基本的人权,而不是一种特权,而相对于男权而言的女权,其确切的定义,应该是建立在性别基础上的女性拥有的特权。打个比方说,如果一个农村家庭里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这时候只能有一个孩子上学,如果这个女孩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好,努力争取自己上学的权利,这是一个孩子应该享受的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这是人权。如果这个女孩,因为自己是女孩,就认为自己就理所应当比家里的男孩有更多受教育的权利,这才是女权。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女人争取的,都是一种人权,而不是特权,这倒不是因为女人这个群体从整体上天生就有多善良,只是因为还没发展到那一步而已。不受老公虐待,同工同酬,有平等的通过考试上学的权利,有同样公平竞争得到工作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因为自己是女人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些都是基本人权,而不是特权。但是,这个概念一直被混淆至今,至于为什么,我后面会提到。

我这样定义女权主义,当然是属于我自己的定义,没有得到任何学术专著的认可,不是约定俗成的,可能要受到质疑,但对于我来说,这些都无所谓。其实,我觉得生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有些事情,它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能帮助你想通一些事,至于学术上认可与否,其实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关系不大。比如说女权这个定义,我在多年前想通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前,我在抱怨什么事情不公平的时候,我觉得我只是希望能够男女平等,并没有过分的要求啊,所以有时候碰到男人有异常激烈和怀有敌意的反应时,我就会感觉很委屈。相信这种感觉很多女性都有过。但是我现在就没有这样的委屈了,因为我想通了,在一群人比另外一群人享有特权的社会里,要求平等,这本身就是一种冒犯。不管你怎样地小心翼翼,怎样不触及对方敏感的神经,哪怕你只是要求人权,不是要求女权,也依然是一种冒犯。这就好像是一个大房间里就只有两个人,一个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空间,另外一个人退缩在墙角,那么,只要墙角的那个人有一天站出来,要求我们应该平分这个屋子的话,原来占据很大空间的人就不可能不觉得被冒犯。想通了这件事后,我就不再纠结男人的态度问题了,也不再会为自己有时候因此伤害了某个男人,受到了批评而感到不安,从而去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女人了。因为如果一个男人,一旦觉得自己只要靠性别优势,就理所应当地得到某个工作,但是他被你打败了,那么无论你怎么做,怎么去试图让他理解,他也都会觉得你确实抢夺了他唾手可得的生存资源,除非你温柔地把工作拱手相让,否则和解和理解就是一种不可能达到的事。所以,就当这是你抢夺了社会资源的代价好了。不能两全的事情,就不要梦想去把它两全,既不用感到委屈,也不用感到内疚。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过自己的生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