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婷(第3/3页)

这么一比,自己不免觉得十分沮丧。已是不断向周围打揖,承认才气不足,笔头笨拙,人们仍然以怀疑的目光围困。其实有一个很世俗很难出口的原因就是:纵然我冒险将我的笔带上,不畏行李沉重还带了各式稿纸,但谁又能把家中这张油漆斑驳的破书桌一起搬来呢?

但愿诗会笔会的未来主持者不要读到这篇文章。因为偌大中国,还有许多地方我没有去过呀。

□读书人语

迷恋诗的中青年读者记忆深处,都还会有一个呼之欲出的“以温柔的双唇熨贴”你心灵上“新伤旧创”的舒婷,一个在“叮当响的月光”下歌唱的舒婷。她那被温柔宁静的抒情形象所包裹着的崇高而痛苦的骚动,抚慰和温暖了无数受伤的灵魂,唤起了一代人的共鸣,她是新诗潮中当之无愧的一颗最璀 璨的明星。

自1982年起的三年辍笔之后,舒婷的创作兴趣,已明显地转向了散文,她的手正在努力创造一个“散文的舒婷”,而且正在以一种更加成熟和博大的姿态,把散文操作得才情盎然。最早的《随笔三则》其实已显示了舒婷的散文才情,只不过那时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她的诗。直到那两篇谈及自己生活和创作的散文《生活、书籍和诗》与《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问世之后,舒婷感情世界的另一个侧面才让人真切地触摸到。比起写诗的时代,现在的她经过时间沉淀,情思和哲蕴更加从容,叙述的轻灵与诗意的缠绵,交错在机敏、俏皮的语言风格中,使许多专于此道的散文家也大为兴叹。

《笔下囚投诉》中,舒婷一改以往为人们所熟悉的含蓄与伤感,甚至以一种自信的调侃把敝帚自珍的感情轻松俏皮地倾诉出来,读来既令人忍俊不禁,又切实感受到舒婷新的浪漫和智慧。

对于写作者来说,笔、书桌、稿纸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构筑了一个“囚室”,那里面放逐了一颗躁动不安的心灵,证明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存在。而“笔下囚”似却不以为苦,精神的逍遥游就在这样一个天地里展开。在舒婷的世界里,一支得心应手的笔就是一位忠实的伴侣,所有思想的火花、灵感的捕捉都为笔魂左右,所以人与笔的缘分也如同爱情一样,可遇而不可求。这番衷肠“胜似天下无数情种”,令人倾倒,也使人不由得调动自己的经验发出会心的微笑。至于说情有独钟的书桌、稿纸、邮票,则烙上了作者活泼的心智,把原本枯燥、劳神劳力的“爬格子”运动,涂染上一层趣味的色彩,领略了那份乐在其中的愉悦,生活就会变得明亮和可爱。

这是我们惊讶地发现了舒婷机敏诙谐的另一性格侧面,她不再作激动人心的呼唤和控诉,也不再执着于优美的忧伤,她写零散的、平淡的生活细节和印象,明朗地咀嚼自己,平和坦然,仿佛一个洗尽铅华、返朴归真的智者,而人生的阅历流泻在笔端却变得隽永和意味深长,更显示出饱经生活磨砺的成熟和自信,透出某种浑然天成的大家之气。

舒婷永远是舒婷,她的翩然文风、她的感悟生活的功力、她的情调和韵味总是那样独特,那样令人瞩目再瞩目。 【耿 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