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第7/7页)

“喂——日本人,再跑快点!”

“喂——日本人,别跑了,来个功夫拳,功夫!”

“一、二、三、四!”

如此异口同声狂喊乱叫。有的模仿我跟着跑,有的死皮赖脸拉出功夫拳架式,有的只是一个劲儿上蹿下跳,同过去《人猿泰山》电影里的调皮猴子无异。知道他们没有恶念,并不怎么生气,但还是让人烦得不行。甚至有的家伙合唱《洛奇》的主题曲。日本的高中生基本不干这种傻事。我每次看见日本的初中生高中生,都觉得他们可怜——被考试、校规、课外活动、歇斯底里的教师等等紧紧五花大绑,如果可能,真想把他们从那种消耗中解放出来。而就连这样的我看见意大利的调皮鬼时都想掐住他们的脖子教训道“你们别老这么胡作非为好好到学校学习去也考虑考虑社会上的事”。

可是一一搭理这样的家伙也不值得,自觉犯傻,于是佯装未闻地赶紧走过。

坦率地说,罗马就像个巨大的乡间集镇。以作为大城市的信息量而言,比纽约和东京(甚至米兰)小得无法再小,而且落后。另一方面,罗马的小孩子们却给人以朝气蓬勃生龙活虎之感。缺乏教养的调皮鬼每每令人心烦意乱(有两个甚至想一把掐死),但我觉得他们的眼睛要比竹下大街[4]上的孩子们平均线上的眼神灵动而光亮。用电影打比方,就是镜头剪接干脆利落准确无误,有一种拼命窥伺什么的气势。相比之下,东京平均线上的孩子眼神不是显得无精打采似乎在说“所以嘛这样就行了”,就是神经兮兮——就像用遥控器“咔嚓咔嚓”转换电视频道那样忙乱。他们或被城市信息量所抛弃,或拼死拼活紧追不放,而基本上找不见介于二者之间者,至少我有这个感觉。在这点上,罗马的淘气鬼们可谓悠然自得。因为几乎不存在非追不可的东西,且有趣的名堂相当不少,躺在广场上朝过路人来一句“喂老伯活得还好”也未尝不可。

外出旅行,在那里的城镇跑步是蛮快意的事。时速十二公里左右我想应该是观看风景的理想速度。开车速度太快而漏看小景物,轻微的气息和动静也失之交臂,一步步走则过于花时间。每座城镇有每座城镇的空气,有每座城镇的跑步感觉。各种各样的人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路的弯曲度、脚步的回声、垃圾的倒法,无不有所不同,不同得令人兴味盎然。我喜欢一边看如此城镇的表情一边悠悠跑步。全程马拉松诚然有趣,而这个也不坏。跑步之间会有一种实感:我是在活着,大家都在活着。而这种实感是很容易迷失的。

一如某种人去陌生地方必去大众酒吧,一如某种人去陌生地方必找女人睡觉,我去陌生地方则必跑步。只有通过“跑之感觉”才能领会的东西在这世上也是有的。


[1]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后停止使用农历,但农历的有关说法仍然保留下来,此处“除夕”指公历12月31日。

[2] 指米其林(Michelin)轮胎公司主办的以星数评价欧洲的宾馆和饭店的旅行指南书。

[3] 东京港区的地名。

[4] 东京的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