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基(第2/4页)

一切安顿下来,已经是午夜了。好长的一天。从旭日冒红就踹上了新英格兰的公路,越过的州界多于跨过的门槛,三百英里的奔突,两小时半的航行之后,每一片肌肉都向疲乏投降了。淋浴过后,双人床加倍地宽大柔软。不久,大西洋便把南太基摇成了一只小摇篮了。

再度恢复知觉,感到好冷,淅沥的行板自下面的古砖道传来。岛上正在落雨。寒湿的雨气漾进窗来,夹着好新好干净的植物体香。拉上毛毯,贪馋地嗅了好一阵,除了精致得有点餍鼻搔心的蔷薇清芬,辨不出其他成分来。外面,还是黑沉沉的。掏出夜光表,发现还不到四点钟。蔷薇的香气特别醒脑,心念一动,神志爽爽,再也睡不着了。就这样将自己搁浅在夜的礁上,昨天已成过去,今天尚未开始。就这样孤悬在大西洋里,被围于异国的鱼龙,听四周汹涌着重吨的蓝色之外无非是蓝色之下流转着压力更大的蓝色,我该是岛上唯一的中国人,虽然和中国阻隔了一整个大陆加上一整个大洋。绝缘中的绝缘,过渡中的过渡。雨,下得更大了。寒气透进薄薄的毛毡。决定不能再睡下去,索性起来,披上厚夹克,把窗扉合上。街上还没有一点破晓的消息。坐在临窗的桌前,捻亮壁灯,想写一封长长的航空信,但是信纸不够。便从手提袋里,捡出《白鲸记》,翻到“南太基”一章,麦尔维尔沉雄的男低音遂震荡着室内的空气。

“南太基!拿出你的地图来看一看。看它究竟占据世界的哪个角落;看它怎样立在那里,远离大陆,比砥柱灯塔更孤独。你看——只有一座土岗子,一肘湾沙;除了岸,什么背景都没有。此地的沙,你拿去充吸墨纸,二十年也用不完。爱说笑的人曾对你说,岛民得自种野草,因为岛上原无野草;说蓟草要从加拿大运来;说为了封住一只漏油桶,岛民得去海外订购木塞;说他们在岛上把木片木屑携来携去,像在罗马携带十字架真迹的残片一样;说岛民都在门前种草,为了夏天好遮阴;说一片草叶便成绿洲,一天走过三片叶子便算是草原;说岛民穿流沙鞋子,像拉布兰人的雪靴;说大西洋将他们关起来,系起来,四面八方围起来,堵起来,隔成一个纯粹的岛屿,怪不得他们坐的椅子用的桌子都会发现黏着小蛤蜊,像黏附在玳瑁的背甲上那样。这些耸听的危言莫非说明南太基不是伊利诺伊罢了。

“莫怪这些出生在岸边的南太基人要向海索取生活了!开始他们在沙滩上捉蟹;胆子大些,便涉水出去网鲭;经验既多,便坐船出海捕鳕;最后,竟遣出整队的艨艟巨舟,去探索水的世界,周而复始地环绕着泽国或远窥白令海峡,不分季节,不分海域,向《旧约》洪水也淹不死的最雄壮的宏伟兽群无尽止地挑战,最怪异的最嵯峨的兽群!

“就像这样,这些赤条条的南太基人,这些海上隐士,从他们海上的蚁丘出发,去蹂躏去征服水的世界,如众多的亚历山大;且相约分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像海霸三邦瓜分波兰。任美国将墨西哥并入得克萨斯,吞罢加拿大再吞古巴;任英国占领印度,悬他们的火旗在太阳上;我们的水陆球仍有三分之二属南太基人。因为海是南太基人的,他们拥有海,正如帝王拥有帝国,其他的舟子只能过路罢了。南太基的商船只是延长的桥梁,南太基的武装的船只是浮动的堡垒。即使海盗与私掠船员,纵横海上如响马纵横陆上,毕竟掠劫的只是其他的船只,像他们自身一样的飘零的陆地罢了,何曾要直接向无底的海洋讨生活。南太基人,只有他们才住在海上喧嚷在海上;只有他们,如《圣经》所载,是骑舟赴海,往返耕海像耕自己的大农场。海是他们的家,海是他们的生意,诺亚的洪水亦无法使之中断,虽然它淹没中国的亿万生灵……”

这真是《山海经》了。麦尔维尔只解诺亚避洪,未闻大禹治水罢了。窃笑一声,我继续读下去:“南太基人生活在海上,像松鸡生活在平原;他们遁于波间,他们攀波浪像羚羊的猎人攀阿尔卑斯。陆上无家的海鸥,日落时收敛双翼,在波间摇撼入梦;相同地,夜来时,南太基人望不见陆地,卷起船帆卧下来休息,就在他们枕下,成群的海象和鲸冲波来去。”

不知何时雨已经歇了。下面的街上开始有人走动。不久,卵石道上曳过辘辘的车声。壁灯的黄晕,在渐明的曙色里显得微弱起来。阖上厚达八百页的《白鲸记》,捻熄了壁灯,我走向略有红意的曙色,把窗扉推开。蔷薇的嘘息浮在空中,犹有湿湿的雨味自泥中漾起。清晨嫩得簇簇新,没有一条皱纹。当街一排大榆树,垂着新沐的绿发,背光处的丛叶叠着层次不同的翠黑。饫着洗得透明的空气,忽然,我感到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