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 何为诗人(第2/2页)

万小龙:说到这里我想应该把“诗人”做另外一种解释:并非只是一个写诗的人,而是一个在生命整体上充满诗人气质的人;不是以一种哲理的方式讨论生活的人,而是以高度敏感来表达内心、灵魂以及对外部世界的特殊感觉的人。

余秋雨: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物,在屈原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其实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两种诗人。一种就是你所说的只是“写诗的人”,看到云,看到水,他就冒出了写云、写水的诗句;另一种人则相反,他本身就是诗,比他写出来的诗更像诗。他的思维、情感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一团痴迷的天籁。他有点怪异,很可能不擅长交际,大家都不愿意把太多的荣誉交给他。结果,“诗人”的桂冠,常常落到了第一种人,也就是“写诗的人”头上。

顺着这个话题我想起一件小事。两年前我看到一些文章和著作在论述二十世纪的古体诗,有的以内容的重要性来排名,有的以作者的社会地位来排名,我觉得不妥,便自己动手排了一至十名。出乎很多学者的意料,我排列的中国二十世纪古体诗作者名次,第一位是郁达夫,第二位是苏曼殊,原因就在于他们在骨子里就是诗人,而不仅仅是“写诗的人”。我一排出来,很多深谙此道的研究者都点头了。原来他们也知道其中深味,却没有胆量避开重要人物和重要话题。

其实,诗人就是诗人。不承认这一点,就不会有诗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