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第4/4页)

点评二:

当人与历史相遇,引发解码文化基因的冲动。所谓大文化散文,正好联系着两个关联性主题:历史探访与文化询问。探访是一种有意识的精神漫游;询问是一种尊重史实的谦卑姿态,一种理性的知识分析。目的是辨析历史/文化的确定性,清理我们的来路。在最好的时刻,它应该是极富人文关怀的隐喻性写作。

《道士塔》不仅是历史的一声叹息,更是沉重的悲泣——因敦煌经卷被掠夺这道流血的文化口。但是在开掘历史资源时,作者主观抒情用力过甚,而细节建构的历史场景则不够充分。无论叫大历史散文也好,叫大文化散文也罢,如果不坐实在历史叙事上,这个“大”就不免自动消解文本的人文深度。(马策)

点评三:

《道士塔》以鲜活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与诗意的语言,诠释着作者对民族悲剧的悲悯之情。

“我好恨”是全文的情感线索,恨贪婪无知的王道士,恨对民族文化淡漠的昏庸官吏,恨洗劫敦煌文化的外国学者,恨民族国力式微。这种“恨”是与“爱”并存的对称语境,没有对民族文化的无限钟爱,便不会有对民族悲剧的绵绵之恨。(廖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