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庵随笔》作者汪东

称汪旭初为词人,未免浅乎言之,狭乎言之吧!实则他的资望是多方面的。他是新闻界老前辈,诗古文辞家,书画高手,大学名教授,同盟会会员,早期日本留学生。

他是江苏吴县人,出身于书香簪缨的家庭。祖父和卿,官镇江府训导。父凤瀛,字荃台,从定海黄以周学,通群经大义,清总督张香涛(之洞)聘入莲幕,后任长沙知府。辛亥革命,任大总统府顾问,袁世凯野心勃发,设筹安会,谋称帝,凤瀛为文述七不可,反对美新的“六君子”,不畏逆鳞遭殃之祸,会袁氏死,竟得安然无恙。长子荣宝,号衮甫,任驻日大使,又出使比利时,一度任法律馆总纂,董绶经(康)任提调,当时颁布之刑法,即荣宝、绶经二人所修订。于民国二十二年逝世,年五十有六。旭初行三,名东宝,一八九〇年生,与荣宝均诞生于金焦京口间,因乃祖任镇江府训导达数十年之久,不啻第二故乡哩。旭初和荣宝友于殊笃,荣宝卒,他有感雁行折翼,改单名为乐,取旭日东升之意,以旭初为字。又于气候喜秋令的爽朗,及读汤卿谋文“秋可梦乎?曰可”,遂署梦秋,镌刻“秋心”二字小印,钤诸书札。厥后又署寄庵,他所著《梦秋词》《寄庵随笔》,都是以别署为书名的。

他早岁肄业于上海马相伯所办的震旦学院,—九四〇年,东渡日本,先后入东京成城学校及早稻田大学,结识孙中山,翌年参加同盟会。当时同盟会人,认为鼓吹革命,首在文字,因在东京创办《民报》,由陈天华、胡汉民、章太炎先后任主编。旭初为《民报》撰稿,自署寄生,自谓具三种意义:“人生如寄,一也。栖息客帝之下,等于物之寄生,二也。象译之名,东方曰寄,三也。”一九〇六年,太炎离去,由旭初继任笔政,这时撰文者,济济多士,如廖仲恺笔名“无首”,寓群龙无首之义。汪兆铭笔名“扑满”,扑满原系贮钱土罐,满则扑之,暗含扑灭满清之义。黄侃笔名“信川”,《说文》侃字从信从川等等。时梁启超主编《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和《民报》主张革命,两相抵忤,引起笔战,有徐佛苏笔名佛公其人,阴助立宪派,而劝《民报》转变舆论,两相息争,旭初以“弹佛”为笔名,撰文抨击,自《民报》十期起,直至二十期止,论战甚剧。

清廷嫉视《民报》,派溥伦去东京交涉,日方出动便衣侦探,监视同盟会活动。孙中山首当其冲,被迫出境,黄兴、宋教仁、田桐、章太炎、胡汉民、汪兆铭、刘申叔、张继、汪旭初及宫崎寅藏等齐集东京赤坂区红叶馆为孙中山饯行。翌年《民报》被封。同盟会陈陶遗由日乘轮返国,即在上海轮埠被逮(按陈陶遗本字道一,幸由端方释放,因改为陶遗,端方别署陶斋),旭初先一班船抵沪,便去镇江省亲,常镇道刘燕翼派人到训导处查问,旭初又回苏州,未遭缧绁。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全国响应,太炎在上海筹办《大共和日报》,章任社长,旭初为总编辑,钱芥尘经理其事,沈泊尘主插画,日出两大张,金松岑日撰论文。李涵秋的成名作,即排日刊载报端,取名《广陵潮》。章又办《华国月刊》,清旭初任编辑,旭初有侄汪星伯为助编(星伯工书法,晚年与费新吾、祝嘉、蒋吟秋,为吴中四大书家),共编二十七期,旭初著有《法言疏证别录》等,甚为精审。不久,江苏省都督程德全(雪楼)聘旭初为秘书。二次革命,都督府取消,他任总统府内务部佥事,礼制馆主任及编纂等职。一九一七年,他出任浙江象山、于潜、余杭等县知事。在余杭时,曾探索杨乃武与小白菜档案,未有所得,为之怅然。一九二五年,去南京,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越年,南京东南大学合并江苏各公立专门学校,成为国立中央大学,聘旭初任文学院教授,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其时文学院院长为谢次彭。一九三〇年,次彭奉命出任比利时公使,旭初代理院长,此后,次彭归国,别有他职,旭初便为正院长,擘画经营,增聘名教授,校誉益著。

旭初性耽风雅,秉锋之余,常和同事吴瞿安听曲论艺,觞咏秦淮画舫中。又组织畸社,同社有张冷僧、傅抱石、郑曼青、张书旂、彭醇士、商藻亭、黄君璧、冯若飞、陶心如、陈之佛、金南萱等,旨在聚友朋,纵谈辩,道郁闷,陶性情,旭初谓:“每会或携书画,或歌皮黄,饮必极欢,醉或相忤,虽所业不同,而交契无间,于此一刹那,信足以泯人我之分,忘斯世之忧,以其行类畸士,故名为畸。”会友合作画幅,大抵花卉为多,山水则非笔墨较近者不能强合,余偶写半幅,君璧为补成之,几不可辨,因戏题其上云:“溪山随处足清游,载笔还欣得胜俦。异日有人征画派,岭南江左亦同流。”此外,旭初又参加如社,该社提创词学,林半樱(铁尊)主其事,该社起始于春二月,取《尔雅》“二月为如”之意。同社有吴瞿安、陈倦鹤、乔大壮、唐圭璋、卢冀野、仇述庵、石弢素、蔡嵩云、吴白匋等,皆一时俊彦。每月一会,饮秦淮老万全酒家,地与邀笛步近,故临水一轩,榜为“停艇听笛”,会期经常在此轩中。他又参加正社,与吴湖帆、张大千同隶社籍。又参加西山画社,同社有汤定之、吴待秋、陈师曾、金拱北、陶宝如、陶心如。他和吴江柳亚子有戚谊,亚子拉之入南社,历时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