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闺国士周炼霞

女画家周炼霞,有“金闺国士”之称。她名紫宜,生于一九〇九年九月初三日。江西古安籍,而生长于湖南湘潭,九岁随父鹤年来沪。鹤年曾从尹和白学画,所以炼霞对于六法,耳濡目染,略具基础。十四岁正式拜吴兴画家郑德凝为师。十七岁从朱古微学词,又从徐悲鸿的外舅蒋梅笙学诗。当时蒋氏门墙,能诗者多。炼霞酬唱其间,刊有《嘤鸣诗集》,为一时所传诵。这时她已为扇铺画扇,一金一柄,且买一送一,藉以扬名。后来与顾青瑶一同掌教锡珍女校,又和顾青瑶、顾默飞、吴青霞、庞左玉、陈小翠、陆小曼、杨雪玖、鲍亚晖、谢月眉、李秋君、冯文凤、丁筠碧、包琼枝等,组织女子书画会,并附诗社。鱼鱼雅雅,秩秩雍雍,染碧渲红,评山品水,成为海上艺术渊薮。

炼霞为新国画研究会及美术协会会员。一九四〇年以作品参加加拿大第一届国际展览会,获金质奖章。英国及意大利所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都载有炼霞的画传,也就蜚声海外了。一九五六年应聘上海画院为画师。四凶横行期间,她大受迫害,不但指斥她的仕女画为毒草,且把她所作的自度腔词:“但得两心相照,无灯无月无妨。”诬为不要光明,只求黑暗,列为莫大罪状,加以凌辱。距今虽逾十年,而一目受伤,尚未痊愈。她用楚辞句“目眇眇兮愁余”刻了一方印章,作为纪念。

炼霞的体态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在女画家中是最具仪容的。今虽美人迟暮,而苏渊雷诗人尚有“七十犹倾城”之句来称誉她。原来她本身就是一幅仕女画,无怪她所点染的蔡文姬、卓文君,散藻漓华,含芳吐蒨了。至于她的诗篇,宣发天机,别有妙悟,曾和瞿蜕园合作《学诗浅说》,在香港出版。她自己的诗,名《螺川韵语》,作簪花格,亲自录存,其中颇多佳句。如题画梅:“春愁如梦无尽处,只有香魂化冷云。”她又能为无典可用难于着笔之什。如咏冬夜馄饨担:“风寒酒渴人如梦,街静灯疏夜未央。何处柝声敲永巷,一肩烟火踏清霜。”某岁,海上名装池家刘定之六十寿,绘像征题。冒鹤亭觉难下笔,因装池无典,而汤裱褙佞人,又不能用。正踌躇间,炼霞说:白描为之,何必拘泥于典故,即成一律云:“瘦骨长髯入画中,行人都道是刘翁。银毫并列排琼雪,宝轴双垂压玉虹。补得天衣无缝迹,装成云锦有神工。只今艺苑留真谱,先策君家第一功。”鹤亭为之叹服。近年来颇多叹老之作。如云:“渐老光阴不自知,挥毫还似少年时。无情最是深杯酒,照见星星鬓角丝。”

周炼霞作品

炼霞尚有一些韵事,足资谈助。她生于九月初三日,因白居易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之句,她每逢生日,辄邀闺侣诗酒为欢,称为“珍珠会”。某次,冒鹤亭得闽中墨兰一大盎,即辇送炼霞。翌日,炼霞设宴家中,作赏兰会。这天唐云、江庸、鹤亭及郑慕康等参与其盛。慕康善画像,为作一长卷,在座的都入画中。鹤亭忽提出请炼霞唤其七岁幼子也来列席,谓:我辈老矣!有一稚子在,此卷可以多保存一个时期。后来我向炼霞索阅。炼霞道:在十年浩劫中付诸荡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