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风情

——一个海洋考察队员的报告曾庆松

傍晚,我们从海南岛的潭门港,乘坐渔轮向南海进发。渔轮启航以后,一位年老的渔民伯伯便有声有色地给我讲起西沙群岛的奇景趣闻来。那各种各样的游鱼,笨重而又有趣的海龟,五彩缤纷的贝壳、珊瑚,成群的飞鸟,就像童话里的情景一般,吸引了我。

第二天早晨,我们在平静的海面上前进,忽然有人指着东北角的海面说:“你看,你看!那不是飞鱼起飞吗?”我们顺着指向望去,只见飞鱼纷纷跃出水面,挺着苗条的身躯,好像轻盈的银燕,飞落在远远的波涛中;碧波万顷的海面上,有如万朵银花迸发,此起彼落,瑰丽异常。原来飞鱼只有在受敌人追击或吃饱兴奋的时候,才跃出水面飞翔的。飞鱼为什么会飞呢?渔民伯伯给我解释说,飞鱼的飞翔和鸟儿不同,它靠尾鳍迅速摆动所产生的分力使身体跃出水面,然后靠着身体两侧的胸鳍在空中滑翔。有的飞鱼一口气飞了四五百米以后,还扭动着尾巴作急剧的大转弯,探头窥望追击它的敌人,然后才慢悠悠地钻入水中呢!

渔轮在破浪前进,不时有些飞鱼突然飞落在甲板上,蹦蹦跳跳。

到达西沙群岛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

一下船,渔民伯伯就带我去捕捉大海龟。我们背着网踏着月光,在软绵绵的沙滩上走着。来到海边的礁石沟里,我们便忙着装起网来,装好网,我们又向瞭望海龟的哨所走去。

走了几步,只见瞭望哨上一个人向我们连连摆手,我们站住了,他又用手势叫我们蹲下。我们刚蹲下,就见一只海龟偷偷地爬上沙滩。好大一只海龟,总有四五百斤重哩!它把颈伸得长长的,向四方窥望,然后选了个潮水涨不到的沙窝,“沙沙”地挖洞产卵。产卵以后,它用后掌推沙把产下的卵埋住,并在周围挖了几个假洞,布下疑阵,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

“跑啦!”我不禁叫了起来。

渔民伯伯摇摇手,小声地对我说:“跑不了,下面张着网等它呢!你看又有几只上岸了!”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又有三只海龟在挖洞啦!是呵!如果捕了前一只,不是惊跑了后三只吗?

忽然,只听得大喝一声,几个人跑上前去,两个一伙地把海龟翻得四脚朝天。我心里乐开啦!忙赶上去抽出绳子要把它缚住,渔民伯伯笑着说:“不用啦,你看它那又大又扁的身子,只要把它翻过来,它自己就永远不会翻过去,明天早晨,把它一只一只拖回家去就是了。”

我们又去挖龟卵,挖呀挖的,龟卵挖出来了。看!一窝就是一百多个,一个个白白的龟卵就跟乒乓球一样大,好玩极了。原来龟卵是借太阳热力孵化的,约过六七十天,当孵出幼龟的时候,雌海龟又回到原来产卵的地方,携带小龟回到海洋中去。

回去的时候,我们又把那只落网的海龟捉起来。忽然,海边一阵嘶叫声,几个渔民正划艇追赶着一只大海龟,当把它赶得筋疲力尽的时候,便有人跳下海去用挠钩钩住它的两腋拉上岸来。

“海龟怎么不潜下海底逃走呢!”我问渔民伯伯。

“海龟没有鳃,它不能久居海底。”渔民伯伯又说,海龟一般可活到三百岁以上,有的甚至能活到一千岁!最有趣的是,有的海龟绝食三年也不会死,它的忍饥忍渴能力,可真是惊人啊!

海龟的用途很大。龟卵和肉鲜美可食,甲壳可制作药和装饰品,骨烧成灰后可做肥料。

捕捉海龟归来以后,东方渐渐呈现鱼肚白色。不多久,太阳露出水面,天、水交接处迸射出万道金光。一个多么美妙的海岛之晨呵!

岛上的鲣鸟“嘎嘎”地叫着起飞了。数以千万计的绿嘴红爪的鲣鸟,披霜羽插玉翅,冉冉腾空。有的回头唤亲呼友,有的比翼联翩,绕树飞翔。当鸟儿远飞之后,我望着这翠绿的丛林,才恍然大悟:昨天在船上遥望海岛,以为是繁花压满树梢,原来却是千万只白色的海鸟。岛上不知名的鸟儿也多,如果要捡鸟蛋,不出半天就可以捡一小舢板。

岛上鲣鸟最多。它体重约有斤余,趾间有蹼,善飞能游。天气晴朗时,鲣鸟群飞到五六十里远的海面上,翱翔寻食。鲣鸟群是渔民的好向导;哪里有鲣鸟群出现,哪里就有鱼群。如果遇到海上风暴,鲣鸟又能引导迷失方向的渔船顺利归航。所以渔民们都很喜爱它,亲切地称它为“导航鸟”。

每当夕阳西沉,鲣鸟群觅食归来时,每只鲣鸟的喉咙里都藏有一些鱼食,公鸟是带给孵蛋的母鸟吃的,母鸟是带给小鸟吃的。但也正是这个时候,常有一群鸟在高空中等候,发现鲣鸟归来,它们就迎头飞去,嘴啄翼打,逼得鲣鸟吐出鱼食,它们又敏捷地在空中把鱼食接住。这种鸟体重约四五斤,翅膀展开来足有一米长,性情却又凶恶,专门拦路劫食。渔民都叫它“强盗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