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佛教、为众生(第2/2页)
大家都知道慈济功德会的缘起,是由于二十几年前,证严师父看到一位重病的山地妇女,好不容易从山上被抬到医院,因为无钱缴保证金,只好悲惨地抬走,使他发起救助病苦的大愿。
但可能少有人知道证严师父的信念,他说:“慈善是一个循环,多一个投入慈善的人,社会就多一分正面的力量,人人都有善心的地方,那地方就是人间净土。”——慈济功德会曾办过一个成功的活动,活动名称就是“预约人间净土”,要使我们居住的人间,在许多善心人士的努力下,成为净土世界。
“慈济一开始力量很小,第一年只救济十五户贫户,第二年几百户,这样慢慢地年年增加,到现在有一百多万户,是当时根本想不到的。”证严师父回忆着当年的情景。
后来,当他决定要在花莲盖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医院,连慈济功德会的委员都对他说:“师父,你是不是在说梦话?你知道盖一个大医院要多少钱吗?”
那时候没有人觉得那是做得到的愿望,到处碰壁,师父说:“当时的情况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就是‘打落牙齿和血吞’!在我遇到的人里面,林洋港先生是第一个认为我可以盖大医院的人,他鼓励我说:‘你有毅力、有宏愿,我确信你一定会盖成的。’”
慈济建院的土地也是透过林洋港先生才有着落的。师父说:“我一直到现在都感恩林洋港先生。”
慈济成立到今天,果然印证了证严师父的“善的循环”,犹如风行草偃,在全省各地都有分会,台北的分会大楼刚刚落成启用,台中的分会大楼也在兴建当中。
慈济不只在台湾各地济贫救苦,到大陆赈灾,还希望将来能救济全世界苦难的人;慈济不只在花莲盖了大医院,办了护专,将来还要盖医学研究中心,办医学院,还要在全省各地盖医院,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网。
当师父带我们登上慈济护专的顶楼,往郊外看去,那里有一块占地两百多甲的土地,他说:“那里以后会有一座医学院,一个国际医学研究中心。”现在他说这句话没有一个人不相信。因为现在有一百八十六万个善心人士做后盾,而且还不断地扩大,再大的事情也没有当初那么困难了。
这一百八十六万会员使经典里说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的示现,不再是美丽的传奇,而是人间的事实,可以“普门示现,寻声救苦”,可以“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不要说一百八十六万会员,光是实际参与慈济工作的委员、队员就有二千多位,有四千只手、四千只眼了。
许多年前,慈济还没有现在庞大的时候,我就去参访过证严师父,这些年来,师父依然像当年初见时一样,那样慈祥、纯净、有深邃的笑容,他的声音温柔如和风,语默动静无不是法的教化,让人自然地顶礼赞叹。
他平时的言谈,经整理后出版《证严法师静思语》,畅销一百五十几版,(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打破台湾出版界的纪录,可见真诚敬爱他,被他的精神所感召和影响的人数是不可估量的。
证严师父说,这一生影响他最深远的一句话,是他的恩师印顺导师送他的六个字:“为佛教,为众生”。
他说:“其实这是相同的,为众生就是在为佛教,一个人如果孤立于众生,就没有资格谈佛教。所有那些为众生努力、服务、奉献的人,不管他是什么信仰,都是值得我们崇敬的。”
谈到恩师印顺导师,证严师父有无限的孺慕之情,他说:“我永远感恩我的师父,虽然在这皈依他的二三十年间,相处的时间累积起来还不到两个月,但是他的人格超然,与世无争,智慧深广,悲心无量,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到他的万分之一。”证严师父现在是台湾社会举足轻重的人,但他一直这样慈和谦卑。
他的身体不好,有心绞痛的毛病,听他的弟子说去年做全省巡回讲座时,有时一讲完他到后台就要立刻打针,坐在电视前的观众是万万没想到,站在台上那气势非凡、动人心魄的师父,刚刚才打过一瓶点滴,这一点,使我要深刻感受到“为佛教,为众生”这一句话的深刻涵义。
拜别师父的时候,他站在门边,突然说:“人生无常,能尽现在这一刻的责任,就努力地去实践!”我双手合十,五内震动,想起自己的母亲。想到他刚刚赞誉印顺导师的话“人格超然,与世无争,智慧深广,悲心无量”,也可以用在证严师父身上,我不禁自己感叹起来:不知道怎样,自己才能学到他的万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