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餐桌做起

一个人要学佛、要进入佛的慈悲要智慧,必须先从餐桌做起。放眼今日,食则一席千命,衣则貂皮蚕丝,履则鳄皮牛革,淫则倚翠偎红,这样的地方要在餐桌上悟得慈悲、因果、清净的智慧,似乎蛮艰难的,此地长久的平安富足想起来就令人忧心了。

我吃全素到现在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了,刚吃素的时候,许多亲戚朋友都为我担心,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总认为素食的营养不够,而且在现代社会人人以鱼肉是尚,吃素是非常不方便的。另外,老一辈的中国人非常相信热补,总觉得素食里的豆类、青菜、萝卜都是“性冷”,吃了不能补身,也就是说,认为素食不补,要虎鞭、蛇血、炖鸡、醉蟹这些东西才补。

在立下吃素的愿望时,我就不在乎营养是不是够、吃饭是不是方便、素食是不是补的问题,因为我的素食动机与这些毫无关系,我是由于佛教的信仰才素食的。

佛教为什么主张素食呢?主要是为了“慈悲”,是为了“不忍食众生肉”。其次,是为了深信因果,依佛所教,一刀一命所造成的恶因,在受报时是绝对不会落空的,佛经里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是说菩萨不造恶因,是知道果的可怕,而众生迷迷糊糊地过日子,造下许多恶因,他们只害怕苦果,却很少想到苦果的原因。最后,是为了“清净”,我深信素食者较容易身心清净,身心清净是修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我的素食也是由这三个观点出发。

关于慈悲,是佛最重要的教化,没有慈悲心的人根本不配称为佛的弟子。慈悲心当然可以从生活的各处显现出来,但是最直接最简单的表达没有比吃素更好的了,想一想,我们走路时不小心踩到一支钉子都会痛得死去活来,我们桌上的众生之肉,要经过被宰杀、剥皮、肢解、烹煮的痛苦,怎么能忍心下筷子呢?当我们不忍心下筷子时,就是慈悲心油然的流露。

我说众生的肉被端上餐桌要历经许多痛苦,绝非虚言,就以现代人最爱吃的活煮虾蟹来说,在热锅中活烧而死的虾蟹,就有如经历了地狱里的沸汤大狱,它们在里面痛苦地爬行跳跃不能解脱,最后含恨而亡,全身尽赤,这是多么痛苦的煎熬!

蟹虾还不是最痛苦的,以市场上的青蛙为例,一只青蛙从被杀一直到吞进人的腹中,经历犹如受八种地狱之苦:①断头地狱。②剥皮地狱。③落足地狱(去掉四只脚爪)。④剖腹地狱(挖空内脏)。⑤沸油地狱(或炒或煮)。⑥碱糟地狱(调和五味)。⑦磕石地狱(牙齿咬啮)。⑧粪尿地狱(流入肠胃直到排出)。若能把自己观想成一只蛙,稍有心肠的人就会吃不下去。

人间集体的痛苦里,最甚的莫过于刀兵的劫难,我们看南京大屠杀或纳粹杀犹太人的影片资料,很少人能不动容落泪、义愤填膺。可是刀兵劫在人间可能数年、数十年才有一次,而在畜牲道里则是无日无之,对于吃荤的人,每次办一桌酒席,屠杀的众生何止千百,这不是一次刀兵的劫难吗?

为了众生不因我们的口腹之欲而受难,实是最起码的慈悲心,以慈心故,所以不杀;以悲心故,所以不食。

有两个有关慈悲的故事,我读过后非常感动,永不能忘。一个记载在《护生录》里:

学士周豫,煮鳝鱼里,看见有一条鳝鱼的身体弓起,以头尾就沸汤中,腹部则弯立于汤外,至死都不倒下。周豫觉得非常奇怪,把那条鳝鱼捞起来剖开,发现腹中原来有鱼卵无数,为了护子而弯身避开汤水,他看了恻然泪下,感慨不已,发誓永不食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众生不是无情无识,也不是无知无感的。

另一则记载在《起世因本经》里:

忉利天的天王与阿修罗作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不分胜负。天王领兵而返时,看见路旁大树有金翅鸟巢,心想:“若带兵过此,巢中鸟蛋必被车马震落。”遂令千辆战车折返原路。阿修罗看见帝释回转,心中惊怖,大溃而逃。

经典上的结论是“以慈力故,帝释得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慈悲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其实有极大的力量,佛经上常用“慈悲力”,可见慈悲的力量很大。佛教徒要发挥慈悲的力量,就要学帝释一样,宁可千辆战车换路而行,不忍心震落一窝鸟蛋。

《楞严经》里说:“食众生肉,断大悲种。”积极地说,不吃众生的肉,就是在培养大悲心的种子,一个人不吃荤食,慈悲心自然地会长养出来,为了“不断大悲种”、为了“长养慈悲心”,我选择素食,而且这是最重要的理由。

其次,关于因果。佛教的因果说法固然千变万化但是它的基本观念很简单,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若从这个观念出发,我们吃众生的一块肉,将来必有一块肉之报;我们杀众生一条命,将来必有一条命之报。若从长远处看来,吃众生肉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众生临死之前没有欢喜的,不是恐惧,就是愤怒;不是含怨,就是怀恨,这些要报在谁的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