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已经出生,巨著总会完成(第2/20页)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做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等到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儿子也会有老婆

儿子也会有儿子

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一度被认为是韩东的代表作,被收录进《朦胧诗选》、《新诗三百首》等选本中,2000年左右,还进入了高中语文教材选读篇目。(面对韩东的大量佳作,教材编选者偏偏心看中了《山民》,诗歌观念之保守,可见一斑。)这首诗的气质有些“杂”,一方面,它具有比较典型的“朦胧诗”气质,迷惘、寻找与反思;另一方面,它的口语化又使人想像起随后几年爆发出来的“第三代诗歌”中的口语潮流。这说明《山民》在韩东的创作中,仍然属于“夹生”的作品。可想而知,一个对文学有高远抱负的作家,不可能在这样的方式中过多地停留,更不可能满足于对前行者的模仿。因此,韩东在尊敬“老师”的同时,又渴望超越:“那会儿对北岛和《今天》的那种情绪,就像现在年轻人对我们的情绪,是一样的——一方面,崇拜得不得了,觉得好得不得了。一方面又竭力在寻找新的出路,为此宁愿他们垮掉,宁愿他们完蛋。”(《关于“他们”及其它》)

源于“PASS北岛”的心情过于迫切,韩东在认为北岛等诗人是自己“文学上的父亲”的同时,又不得不发出违心之语。“我以非常刻薄的言辞谈到北岛,说他已‘江郎才尽’。实际上,这不过是我的一种愿望,愿意他‘完蛋’以标榜自己的成长。”(韩东:《长兄为父》)

现在看来,当年那份迫切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山民》发表后,韩东继续自己的探索,并开始反思如何走出“朦胧诗”的阴影。

在常人眼里,韩东和王家新的诗歌价值取向差别巨大,然而在对他们作品的阅读中,我却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微妙“巧合”——在韩东写作《山民》的那一年,曾被认为是“朦胧诗人”的王家新已经写出了一首《在山的那边》(编者注:关于该诗,可见本书《把灵魂朝向这一切吧,诗人》一文)。对比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内涵的“殊途同归”,但从诗歌风格上看,这两首诗也初步体现出了“朦胧诗”和“第三代”两代诗人的诗观差异,相当清晰地显露出了日后各自的走向。《在山的那边》创作时间和发表时间都要比《山民》早,这也正好反映了两个诗人在当时诗歌界的身份和定位——王家新属于“朦胧诗人”或者“朦胧诗人”到“第三代”诗人之间的过渡性人物,而韩东则是“第三代”诗人的代表。

有意思的是,另一位“第三代”干将、成都诗人尚仲敏在数年后的1986年3月,也写下了一首《海》:

我没有去过海边

我想

海一定很大

大得不能再大了

听阿敏讲

它简直比我想象得还要大

阿敏是一名水手

他一出海

就意味着要刮台风了

你看你看

无论如何得去见见海

见了海

这一辈子也就

不想见其他东西了

其他东西就不是什么东西了

你看你看

我就这么站在海边

指指点点

有必要的话

我还想喊一声啊大海

这一喊

连阿敏都会羡慕得要死

无论如何得去见见海

总不能老是

一个人呆呆地坐着这首诗,口语化更为彻底,属于典型的“第三代诗歌”的特征。由这三首诗,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梳理出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先锋诗歌的艺术向度和发展轨迹。但应该指出,尽管尚仲敏的《海》比韩东的《山民》晚写好几年,但其质量却没有明显的跃进。如果我们把视线放远一些,将尚仲敏的《海》与韩东的《山民》和《你见过大海》(关于此诗,后面会详细论及)对照,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海》一诗或许是受到《山民》和《你见过大海》的综合影响?

《山民》作为韩东的尝试之作,在发表后,为诗人赢得了一定的声誉,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两年后,韩东金蝉脱壳,写出了《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等作品,与于坚等人一起,开创了有别于“朦胧诗”的另一种诗歌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