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会经历苦难,不要相互菲薄

看似是因某场雨水,某个花事,实则是无凭无端的闲愁,而这闲愁却最难排遣,只望它随春而去。

山中夜间清冷,即便是盛夏时节,也不敢完全敞着窗子入睡,更不必说在细雨绵绵的春寒时刻。晚间入睡前能听见很静的风声,久住山林,听风也能猜测是否有雨水。“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风雨时总会想起后主的这句词,一个满怀心事的人,夜里是听不得风雨声的,起来也不是,躺着也不是,只能挨着。但我几乎没有失眠的记忆,即使在最痛楚的阶段,我也极容易入眠,而且往往一枕无梦,醒来人生如常,三餐无差。

今日道祖圣诞,很早就起来了。烧好水后启窗疏风,外面还是一阵漆黑,湿润的空气里有轻微的菜籽花的味道。拢头发时一直听见淅沥沥的雨声,心里猜测这场雨会下得绵延。遂想起《红楼梦》里这个画面:“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搴帷下榻,微觉轻寒,启户视之,见园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实实在在的当下之景。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小学时候,语文老师在课上朗诵这阕词时,也是喜人的春雨天,当时不懂句中含义,为什么“细如愁”呢?什么是愁?后来知道,所谓“闲愁最苦”,正如知堂曾说,闲适原来是忧郁的东西。少游的词里就有少女的忧郁,而这里的宝钗却没有,只是闲静,几乎是一幅神女画,不惹俗情。

二月间的雨又叫杏花雨,这名字很美,且有意味。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小时候在国文课本上读过的诗,记得是嵌在一篇现代文里的引用句,原文倒不记得了,却还能想起这首诗。繁茂的树荫下,人还披着短篷,因为二月里还有春寒,此时拄杖过桥,衣裳上一层薄薄的雨水,雨是杏花雨,风是杨柳风。二月里的东西真是讨人爱,一样的物件儿,名字偏叫得这样别致。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古人爱写杖藜,在诗文里有闲适旷达的意思。茅檐低小,但四时有花可赏,有酒可饮,酒尽杯倾,拄着杖藜欢畅而行,真是宛若羲皇上人。《二十四诗品》里句句珠玑,这一段也是闲适无愁,一派天真之语。放翁所说的“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或许也是杖藜呢,又或许和苏子一样,是“竹杖芒鞋轻似马”里的竹杖。

近来读书,才知道了古人说的“藜”是什么,以前只知道它是一种植物,可以做成拐杖,到底模糊。书里说杖藜是一种高大的草本植物,可达五米,古人用它的老茎作拐杖,干枯的枝桠还能用来燃烧。

◆ 山坡上绿树红花,我一坐就是半日。这样的闲适和旷达,值得珍惜。

汉代有《燃藜图》。《红楼梦》里宝玉看到这幅图就头疼,因为是劝人读书的,后来又看到《海棠春睡图》他才满意。其实《燃藜图》原本的故事很有仙气,只是因为写的是个老者不是个女仙,图画大约少了些梦想的意味。藜还可以编制成榻,庾信《小园赋》里写过“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结合文义,应该不是富贵人家用的东西。“午枕藜床梦忽惊,柳边雷送雨如倾。”北宋诗僧《平山堂观雨》里也提到了藜床,是僧人禅房里用的。

“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

《鹤林玉露》这段记述里,虽然没有藜的影子,却有藜给人的印象。苔藓、松影、山泉、苦茗,和藜一样,是宜冷宜清之物。从前断断续续读过这册书,最记得的是这段。这两日闲翻宋元笔记,又看到这卷书,倒也有些长,粗略看下来,可录者亦不少。适逢雨绵日长,心有余力,无损精气之余,录述于兹。

“农圃家风,渔樵乐事,唐人绝句模写精矣。余摘十首题壁间,每菜羹豆饱饭后,啜苦茗一杯,偃卧松窗竹榻间,令儿童吟诵数过,自谓胜如吹竹弹丝。”

这段写自己吃了饭,饮点茶水,躺在松竹间小憩,耳边童子吟诵着唐人的诗句,都是自己平日喜爱的。后面也记录了诗的内容,有几首我也觉得不错。“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这是晚唐韩偓的诗。韩偓写过许多香奁诗,被后人说轻薄,其实他的诗是很见风骨的,写女子也并非就是轻薄。顾随先生讲诗词时专门说过他,举了那首“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这诗很得我心意,是郑重决然之语。“深院不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也是写的这个时候,深院里的春总觉得寂寞许多,加上又有落花和着雨,更觉长夜漫漫。写的是闺阁情怀,然而墙外之人看了,难道没有共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