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第6/7页)

[译文]

凡是要雇用人力,比如杂役工人、厨师或手艺工匠等,各行业都有行老介绍推荐被雇佣者。雇用女仆也有专门的推荐人。

防火

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①。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②,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汲扑灭,不劳百姓。

[注释]

①卓望:登高远望。②家事:即“家什”,指各种器材或工具的总和。

[译文]

京城中的街巷,每隔三百步就设有一处消防兵士的房屋,配有巡逻兵五人,负责夜间的巡逻警戒,负责应对各处报警的救火事宜。还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用砖砌造望火楼,楼上有人瞭望值勤。望火楼下有房屋数间,驻守着兵士一百多人,还配有救火用的各种器具,如大小水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的工具。每当有地方失火,就有骑兵飞速报告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部门带领兵士迅速前往将火扑灭,而不需劳烦百姓。

天晓诸人入市

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亦各分地分,日间求化。诸趋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诸门桥市井已开,如瓠羹店门首坐一小儿,叫“饶骨头”,间有灌肺及炒肺。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如果木亦集于朱雀门外及州桥之西,谓之果子行。纸画儿亦在彼处,行贩不绝。其卖麦面,秤作一布袋①,谓之“一宛”;或三五秤作一宛,用太平车或驴马驮之,从城外守门入城货卖,至天明不绝。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②,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注释]

①秤作一布袋:《秘册汇函》本的《东京梦华录》在这一句的“秤”字前边有一“每”字,其他版本这里无“每”字。有无“每”字,其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②南内前:即皇宫大内的南门外,亦即宣德门外。

[译文]

每日清晨五更时分,各个寺院的行者敲打着铁牌子或木鱼,挨家挨户地报晓,行者们报晓也都是分各自的地段的,白天则在城里化缘。那些赶早朝的官员和赶早集的人们,听见这报晓声后就立即起床。此时京城各个城门、桥头、街市都已开放。如瓠羹店的门前坐着一个小男孩,叫“饶骨头”,其间也有卖灌肺以及炒肺的。酒店里大多点着煤油灯或蜡烛做生意,每一份酒菜加上稀粥和点心不过二十文钱。同时也有卖洗脸水及代煎汤药的,一直到天亮。那些杀猪宰羊的作坊,常常担着猪羊肉或者用推车推着来到集市上,进城卖的猪羊动辄就是数以百计。那些买卖水果的多集中在朱雀门外和州桥的西边,叫做果子行。纸画交易也集中在那里,买卖十分兴旺,商贩络绎不绝。还有卖麦面粉的,每秤装一个布袋,叫做“一宛”;或者以三五秤作为一宛,用太平车或驴马驮运,他们通常在城门外守候,城门一开就进城兜售,到天亮还没有卖完。还有御街上从州桥到皇城的南门外这一段,那些赶早市卖药材及卖饮食的,各种不同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十分热闹。

诸色杂卖

若养马,则有两人日供切草;养犬,则供饧糟;养猫则供猫食并小鱼。其锢路、钉铰、箍桶、修整动使、掌鞋、刷腰带、修幞头帽子、补角冠、日供打香印①者,则管定铺席人家牌额,时节即印施佛像等。其供人家打水者,各有地分坊巷,及有使漆、打钗环、荷大斧斫柴、换扇子柄、供香饼子、炭团,夏月则有洗毡、淘井者,举意皆在目前。或军营放停,乐人动鼓乐于空闲,就坊巷引小儿妇女观看,散糖果子之类,谓之“卖梅子”,又谓之“把街”。每日如宅舍宫院前,则有就门卖羊肉、头肚、腰子、白肠、鹑兔、鱼虾、退毛鸡鸭、蛤蜊、螃蟹、杂燠、香药果子,博卖②冠梳领抹、头面、衣着、动使铜铁器、衣箱、磁器之类。亦有扑上件物事者,谓之“勘宅”。其后街或闲空处,团转盖屋,向背聚居,谓之“院子”,皆小民居止,每日卖蒸梨枣、黄糕麋、宿蒸饼、发牙豆③之类。每遇春时,官中差人夫监淘在城渠,别开坑盛淘出者泥,谓之“泥盆”,候官差人来检视了方盖覆。夜间出入,月黑宜照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