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第5/5页)

内诸司

内诸司①皆在禁中,如学士院、皇城司、四方馆、客省、东西上门、通进司、内弓剑枪甲军器等库、翰林司(茶酒局也)、内侍省、入内内侍省、内藏库、奉宸库、景福殿库、延福宫、殿中省、六尚局(尚药、尚食、尚辇、尚酝、尚舍、尚衣)、诸分②、内香药库、后苑作、翰林书艺局、医官局、天章等阁、明堂、颁朔布政府。

[注释]

①内诸司:皇宫内众官署的总称。②诸阁分:皇宫中负责皇帝的饮食服务的机构,或称为“十分”,“十”为约数。因其部门之多,所以十个并非确切的个数。宋代宫中后妃和皇帝子女的住处,都称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云:“仁宗皇帝内宴,十分各进馔。”

[译文]

皇宫内的众官署都在后官中,如学士院、皇城司、四方馆、客省、东上门、西上门、通进司、内弓剑枪甲军器库等。翰林司(即茶酒局)、内侍省、入内内侍省、内藏库、奉宸库、景福殿库、延福官、殿中省、六尚局(包括尚药局、尚食局、尚辇局、尚酝局、尚舍局、尚衣局)、诸分、内香药库、后苑作、翰林书艺局、医官局、天章等阁、明堂、颁朔布政府等。

外诸司

外诸司①:左右金吾街仗司、法酒库、内酒坊、牛羊司、乳酪院、仪鸾司(帐设局也)、车辂院、供奉库、杂物库、杂卖务、东西作坊、万全(造军器所)、修内司、文思院上下界、绫锦院、文绣院、军器所、上下竹木务、箔场、车营致远务、骡务、驼坊、象院、作坊物料库、东西窑务内外物库、油醋库、京城守具所、鞍辔库,养马曰左右骐骥院、天驷十监,河南北十炭场②、四熟药局、内外柴炭库、军头引见司、架子营(楼店务、店宅务)、榷货务、都茶场、大宗正司,左藏大观、元丰、宣和等库,编估局、打套所。诸米麦等,自州东虹桥元丰仓、顺成仓,东水门里广济、里河折中、外河折中,富国、广盈、万盈、永丰、济远等仓,陈州门里麦仓,子州北夷门山、五丈河诸仓,约共有五十余所。日有支纳下卸,即有下卸指军兵士,支遣即有袋家,每人肩两石布袋。遇有支遣,仓前成市。近新城有草场二十余所。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诸军打请营在州北,即往州南仓,不许雇人般担③,并要亲自肩来,祖宗之法也。

[注释]

①外诸司:皇宫内为皇帝的朝政、外出巡游及相关活动服务的各部门的总称。②十炭场:即石炭场。《宋史》卷一六五“职官五”记云:“石炭场,掌受纳出卖石炭。”《东京梦华录》将“石”误作“十”。③般担:即搬担。“般”通“搬”。

[译文]

皇宫内为皇帝的朝政、外出巡游及相关活动服务的各部门有:左右金吾街仗司、法酒库、内酒坊、牛羊司、乳酪院、仪鸾司(即帐设局)、车辂院、供奉库、杂物库、杂卖务、东西作坊、万全(即军器制造所)、修内司、文思院上下界、绫锦院、文绣院、军器所、上下竹木务、箔场、车营致远务、骡务、驼坊、象院、作坊物料库、东西窑务内外物库、油醋库、京城守具所、鞍辔库,负责养马的左骐骥院、右骐骥院、天驷十监,河南北石炭场、四熟药局、内外柴炭库、军头引见司、架子营(即楼店务和店宅务)、榷货务、都茶场、大宗正司,左藏大观、元丰、宣和等仓库,以及编估局、打套所。各处负责粮米小麦存储、供给的仓库有:京城东面的虹桥元丰仓、顺成仓,到东水门里的广济仓、里河折中仓、外河折中仓,富国、广盈、万盈、永丰、济远等仓,及陈州门里的麦仓,陈州城北面的夷门山、五丈河等仓,共计五十余所。平时有缴纳和支取粮食的车辆在这里装运,都有专门负责装卸的官兵进行装卸,称这些装卸粮食的工人为“袋家”,每人可肩扛两袋粮食。每逢装卸粮食的日子,仓前就会像集市一样的热闹。新城附近有草场二十多所。每到冬季,各乡来此缴纳草料的牛车就会塞满道路,首尾相接,数千万辆不绝于途,场内草料堆积如山。京城各军营如果在城北,需要在京城南边的仓库取草料的,一律不许雇人搬运,全部要由兵士们自己搬回来,这是宋朝前代祖宗传下来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