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不死·尸(第2/2页)
后来儒家发明出盖庙立祠的方法,用塑像——崇拜偶像——的方法,以“见亲之形象”,以供心有“所系”。于是,从孔庙的塑像到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塑像,就成了这种不死形象的代用品。后来,堕落的道家也糊里糊涂地同儒家混同,也搞起塑像来了。这就好像基督教也搞起玛利亚的塑像似的,从宗教抽象信仰的水平上看,这种崇拜偶像,也就未免太低端了。
1983年稿
注释
徐中舒《金文嘏辞释例》。
《诗经》。
《书经》。
黄耇就是黄头发。《仪礼》有“黄发台背”“黄发儿齿”等话。《诗经》有“遐不黄耇”“以祈黄耇”“黄耇台背”“黄耇无疆”等话。
《左传》。
《淮南子》。嫦娥本该叫姮娥,因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就叫嫦娥了。
《庄子》:“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照《太平御览》引汉东园私记的话,说:“亡人以黄金塞九窍,则尸终不朽。”“以云母壅尸,则亡人不朽。”
杨王孙还说:“且夫死者终身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迺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鬲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这又明显道出,厚葬是违反自然的化合与还原(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