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车上(第7/7页)
“查阅前几任的报告,我们发现,1901、1902、1903这三年,每年都给曼贾人两个月休假,让他们可以照看庄稼。今年,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假期。这些不幸的人死于饥饿和劳累;他们从来不在家里,无法种地。”
“在本地指挥官、行政长官布吕埃尔的报告及我的前几任托马赛、罗尔和托克的报告中,都多次陈述这种状况。”
“要想走出这种困境,只有积极推动公路建设,并且刻不容缓地在法国订购运输用的必要器材,取消搬运劳役。65”
“必须这样……”,我在上文给这富于悲剧意味的话语下面加了着重线。
必须这样,为了维持非洲内陆行政机构驻地的存在。必须这样,否则已开始的大业就要濒临破产,就要眼睁睁看着巨大努力的成果化为乌有。有了定期汽车运输服务,今天搬运劳役变得没有用了,但正是这种搬运劳役,也只有搬运劳役使汽车运输成为可能;因为这些汽车必须运到那里,只有轮船能把它们运到目的地,必须由人把拆卸了的汽车扛着运到船上或船下,先是在过了刚果河最初几段急流的斯坦利湖,然后是在乍得流域。这种可怕但临时的制度,能得到许可,是为了更大的利益,正如修建铁路必然带来痛苦和死亡一样。整个地区,说到底是当地人自己最终从中获益。
特许经营公司强加在土著头上的可恶的制度却另当别论。我们一路之上有机会见到,这个或那个特许经营大公司使被称为“橡胶放血者”的土著所处的境地并不比上文描述的情况强多少;而这仅仅为了几个股东的利益,仅仅为了他们发财致富。
那些大公司,作为回报,给当地做了什么呢?什么也没做66。授予这些公司特许经营权,是希望他们“开发”当地,而他们却“利用”了当地,这不是一回事。这里的血被吸干,像橘子一样被榨干,不久只剩下空空的橘子皮被一扔了之67。
“他们对待这里的做法就像我们不该留下这个地方似的。”一位传教士对我说。
这里就不再有什么必须这样站得住脚了。这种恶没有用处,决不能这样。
通过种植塞阿拉,当地人就不受特许经营公司的制约(因为这些公司无权经营种植的橡胶,而只能经营丛林橡胶),朗布兰总督的这一举措为当地人从而也为殖民地带来的好处和他建的公路网一样大。
我刚刚读了上奥果韦公司董事会(1926年9月9日的常务董事会)董事长D.R.先生的报告。我没有到过加蓬,只是从传闻得知那里的惨状。我对上奥果韦公司一无所知,很愿意相信它与各种指责、各种怀疑无关。但我承认无法理解报告中的这几句话:
“市场的暂时复兴使我们可以继续我们的业务,我们十分高兴,因为没有了这些地区存在的唯一这项经济活动,我们不禁要担忧当地人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你们公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他们的命运。对那些对此表示怀疑的人,我们很容易用官方数字来回答,并表明上奥果韦公司的特许经营过去是加蓬土著居民的保护者,今天是加蓬土著居民的蓄水池。68”
真是太好了!如此说来这个公司与众不同,他把当地人的命运挂在心上。不过,竟然说:没有我们,当地人将会变成什么样?在我看来还是显得有点缺乏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