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辣与不辣(第2/2页)
为了看《疯狂的石头》里正反派大战的高楼,去了重庆解放碑。朋友跟我说,“老四川”是个妙地方,于是前去拜山。先是一份例汤,“枸杞牛尾汤”。古龙小说里有两个川菜常提,一是“红烧牛尾”,一是“漳茶鸭子”。牛尾这东西,似乎还真是四川人爱吃。话说“老四川”里这份汤,鲜得不合常规,清香醇浓,再配重庆人特别爱点的粉嫩豆花来吃,滋味奇妙。“老四川”的白灼芥蓝,汁调得浓而不稠,鲜美宜人。芥蓝本来带点苦味,但配了鲜汁,吃起来反而有清新解热的感觉,和苦瓜异曲同工。
某日晚饭被麻辣烫煞到,满嘴火焰山似的。急急忙忙,想找冰镇的东西吃。街边看到了叫卖者,树个牌子:“冰粉,凉虾,西米露。”掏钱要了一份,对面的重庆大叔颇麻利地取出一个塑料碗,从三个箱子里分别取一勺透明冰粉、一勺白白的酷似熟虾的东西、一勺西米露,搅成一气。问我:“喝得醪糟?”看我点头,便将一勺醪糟——江南称为酒酿——外加一勺红糖一起添入,递来。用勺子略加搅拌,然后吃一口,甜凉柔滑,立刻将嘴里的火熄平。
现在想来,冰粉与桂林街头随处可见的凉粉、龟苓膏大概属类似事物,作用也类似:清口润喉,然而加上了西米露与凉虾,口感丰润许多。凉虾这东西似乎和虾无关,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做成。反正都是普通的植物制品,全靠劳动人民勤奋的手和巧思使之甜美动人。
中山古镇距重庆两小时车程,所谓古镇,其实也无非是山坳中工业化困难的一片乡村建筑而已。然而旅游业既发达起来,百姓们便发挥本领。自家晒的辣椒、溪里捞来的鱼、自家制的腊肉,都是上好宝贝,城里人吃得啧啧连赞。我在狭窄的青石小街上,一路看着店铺里售卖的七十年代器物,找着屋檐躲阳光。镇尽头一片竹林,风摆竹叶一片萧萧声,有老人家在贴着陈年对联的门前摆开一堆竹筒。问他是什么?答是酒。青竹筒上的红盖头揭开,扑鼻而来的甜香。江南的酒酿、西南的醪糟,名虽不同,人民喝的东西毕竟实质和制作流程是一样的。买了两筒,坐在溪边喝了,回去的车上却眼皮甜沉,直接睡了过去。显然西南的甜酒和江南还是不一样,味道虽然同样甜浓,里面自有些西南林泉之间的神秘咒,让你沉醉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