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圣湖(第2/2页)

在楚果寺歇息时,我看到了佛教徒们经常谈起的一幕:沐浴。圣湖共有四大浴门,东为莲花浴门,南为香甜浴门,西为去污浴门,北为信仰浴门。楚果寺边上湖滩就是四大浴门之一,据说冬天,冰冻的圣湖只有楚果寺边上的南浴门从不会被冰冻。当然,冬天时,我没有去过,也不敢去。就是在内地烈日炎炎的8月,圣湖湖水也是寒冷彻骨。可很多朝圣者都脱掉衣衫,慢慢地走进圣湖沐浴。那种场景,每想起一次,虔诚之心就会精进一层。

当我脱掉衣衫,走进圣湖时,整个身心似乎都融化在里面,我想,这就是佛家讲的“天人合一”吧,把自己完全地投进大自然,投进圣湖中,当你走出来时,会有一种神圣的脱胎换骨的感觉。

和很多圣地一样,楚果寺附近也有很多玛尼堆,玛尼堆是由刻有六字真言等佛教经文的石头、石板垒成,上面挂有经幡和牦牛头骨。据藏民说,无论你是信徒还是游客,只要在上面放一块石头,并环绕着念诵经文或是许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

在它不远处有一条死鱼,已被日光晒成鱼干,据西藏人说,这种鱼有神奇疗效,能治百病。但我怀疑地问藏民,圣湖里是不允许捕鱼的啊。藏民说,这些鱼不是被捕杀的,而是水鸟,水鸟捉到鱼后,只吃鱼眼等柔弱部位,剩下的就放弃,还有一个传说,这些鱼会在有疾病的信徒来时,主动跳上岸被晒死。

我不知道是否该相信这样的传说,向神山看去,神山也在看我,仿佛它就在我眼前,那天天气很好,我看到神山像一个雪白的金字塔,巨大的冰槽形成像一个佛教的万字“卍”,金光闪耀。

虽然楚果寺名声在外,但我对果祖寺却情有独钟。果祖寺的地理位置很劣,它在一高高土丘上,只有一条土道蜿蜒而上,步履维艰。为了让寺庙里的僧人更方便地挑水、生活,也为了人们更方便地到这座寺庙朝拜,我捐助了一条水泥台阶。就在前不久台阶已经修建完成,两边放上了转经筒。一面转着经筒,一面沿着台阶而上,朝拜之路就此展开。

为了让果祖寺的僧人们出行方便,我捐建了一条石阶。

佛说,世间有正就有邪,有圣就有鬼,这话放在玛旁雍错和它旁边的拉昂错身上,绝非虚谈。拉昂错就是鬼湖,几乎臭名远扬,在它周边,你只能看到玩世不恭的游客,绝发现不了一个信徒。

两湖相距最近之处只有三公里,而且两湖曾经相连,只是因后来湖面下降,才分了家。至今两湖间还有一河相通,玛旁雍错的水可以流到拉昂错中,但拉昂错的水从不会流进玛旁雍错。

拉昂错所以称为鬼湖,因为它是咸水湖,无法饮用;同时交通状况差,人需绕湖远行。另外,佛教主张安静,圣湖宁静如古井水,而鬼湖常无缘故地波涛大现,使人望而生畏。

两个湖的水色也有区别,圣湖湖水纯净碧蓝,能见度可达几十米,而鬼湖湖水却蓝中带着让人不喜的黑,也许,这下面是妖魔鬼怪的住所。

据藏民说,神山冈仁波齐代表的是阳刚的太阳,意为父神,而圣湖玛旁雍错代表的则是阴柔的月亮,意为母神。还有藏地传说认为,神山是一位母亲,养育了两个美丽,却性格迥异的女儿,她们就是圣湖和鬼湖。

圣湖,修行者必到之地,不仅是因为它本身的神圣,还因为它离神山最近。它就如同神山缥缈的大门,修行者需通过它,才能真正拜见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