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三昧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 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 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原来艺术品的这幅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 各笔各字各行,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肥或 瘦,或浓或淡,或刚或柔,都是全体构成上的必要,决不是偶然的。即都是为全体而然,不 是为个体自己而然的。于是我想像:假如有绝对完善的艺术品的字,必在任何一字或一笔里 已经表出全体的倾向。如果把任何一字或一笔改变一个样子,全体也非统统改变不可;又如 把任何一字或一笔除去,全体就不成立。换言之,在一笔中已经表出全体,在一笔中可以看 出全体,而全体只是一个个体。

所以单看一笔、一字或一行,自然不行。这是伟大的艺术的特点。在绘画也是如此。中 国画论中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这个意思。西洋印象画派的持论:“以前的西洋画都只是 集许多幅小画而成一幅大画,毫无生气。艺术的绘画,非画面浑然融合不可。”在这点上想 来,印象派的创生确是西洋绘画的进步。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艺术的三昧境。在一点里可以窥见全体,而在全体中只见一个个 体。所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碧岩录》),就是这个意思吧!这道理看似矛盾又玄 妙,其实是艺术的一般的特色,美学上的所谓“多样的统一”,很可明瞭地解释。其意义: 譬如有三只苹果,水果摊上的人把它们规则地并列起来,就是“统一”。只有统一是板滞 的,是死的。小孩子把它们触乱,东西滚开,就是“多样”。只有多样是散漫的,是乱的。 最后来了一个画家,要照着它们写生,给它们安排成一个可以入画的美的位置——两个靠拢 在后方一边,余一个稍离开在前方,——望去恰好的时候,就是所谓“多样的统一”,是美 的。要统一,又要多样;要规则,又要不规则;要不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 多;多中有一。这是艺术的三昧境!

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人何以 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如果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必可发现更大的三昧境。宇宙是 一个浑然融合的全体,万象都是这全体的多样而统一的诸相。在万象的一点中,必可窥见宇 宙的全体;而森罗的万象,只是一个个体。勃雷克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孟子的“万物皆 备于我”,就是当作一大艺术而看宇宙的吧!艺术的字画中,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一笔。即 宇宙间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倘不为全体,各个体尽是虚幻而无意义了。那末这个 “我”怎样呢?自然不是独立存在的小我,应该融入于宇宙全体的大我中,以造成这一大艺 术。

 

美术与人生

形状和色彩有一种奇妙的力,能在默默之中支配大众的心。例如春花的美能使人心兴 奋,秋月的美能使人心沉静;人在晴天格外高兴,在阴天就大家懒洋洋地。山乡的居民大都 忠厚,水乡的居民大都活泼,也是因为常见山或水,其心暗中受其力的支配,便养成了特殊 的性情。

用人工巧妙地配合形状、色彩的,叫做美术。配合在平面上的是绘画,配合在立体上的 是雕塑,配合在实用上的是建筑。因为是用人工巧妙地配合的,故其支配人心的力更大。这 叫做美术的亲和力。

例如许多人共看画图,所看的倘是墨绘的山水图,诸人心中共起壮美之感;倘是金碧的 花蝶图,诸人心中共起优美之感。故厅堂上挂山水图,满堂的人愈感庄敬;房室中挂花鸟 图,一室的人倍觉和乐。优良的电影开映时,满院的客座阒然无声,但闻机器转动的微音。 因为数千百观众的心,都被这些映画(电影)的亲和力所统御了。

雕塑是立体的,故其亲和力更大,伟人的铜像矗立在都市的广场中,其英姿每天印象于 往来的万众的心头,默默中施行着普遍的教育。又如入大寺院,仰望金身的大佛像,其人虽 非宗教信徒,一时也会肃然起敬,缓步低声。埃及的专制帝王建造七十呎高的人面狮身大石 雕,名之曰“斯芬克司”。埃及人民的绝对服从的精神,半是这大石雕的暗示力所养成的。

建筑在美术中形体最大,其亲和力也最大;又因我们的生活大部分在建筑物中度过,故 建筑及于人心的影响也最深。例如端庄雅洁的校舍建筑,能使学生听讲时精神集中,研究时 心情安定,暗中对于教育有不少的助力。古来帝王的宫殿,必极富丽堂皇,使臣民瞻望九重 城阙,自然心生惶恐。宗教的寺院,必极高大雄壮,使僧众参诣大雄宝殿,自然稽首归心。 这便是利用建筑的亲和力以镇服人心的。饮食店的座位与旅馆的房间,布置精美,可以推广 营业。商人也会利用建筑的亲和力以支配顾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