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缘灭西班牙(第6/19页)

当全世界都在逐渐了解奔牛节时,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到的,那就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他曾于1923年首次来到潘普洛纳观看奔牛,并以此写成了著名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这部作品中详细描述了奔牛节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刺激的奔牛活动,更被作者描绘得极为传神,也因为这篇文章,奔牛节开始声名大噪,并由一个地区性节日慢慢变为了一个世界性节日。潘普洛纳的当地居民为了感谢海明威为奔牛节所作出的贡献,特地为他在斗牛场的大门口竖立了一座雕像,如今,竟成为了一个著名景点。

西班牙人喜爱奔牛节,除了奔牛节本身能为人们带来刺激与快乐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奔牛节为男人提供了一次展示智慧、胆识、技巧以及意志的机会,一个让男人们有机会证明自己的绝好机会。几百年来,凡是不敢参加奔牛节的男人在西班牙是被人瞧不起的,甚至受到人们的鄙视,而获得最终胜利的人则会被人们当做英雄一样受到人们的敬仰与崇拜。并且,危急时刻更能激发人的潜能,因此,越危险才越能够展现出个人的勇气和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激怒公牛的原因,托他们的福,也让场面变得惊险而刺激。也许,会有人为西班牙人如此轻视生命的举动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对西班牙人而言,荣誉早已超过了生命。西班牙人比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更懂得何谓荣誉,也正是因为西班牙文化中充满了对荣誉的感悟以及认同,才使西班牙人在追求生命和荣誉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也是奔牛节这样的活动能够在西班牙诞生并且发展、延续至今的原因。

红色的“枪林弹雨”——布尼奥尔镇西红柿大战

还记得孩提时代在小溪边向小朋友泼水时的感觉吗?记得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雪仗的快乐吗?那种欢声笑语和淋漓尽致的快乐只是属于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今天的我们是很难摘掉我们的面具去尽兴的。总是感觉中国人活得很拘谨,五千年来的悠久传统有时候就像一道道无形的枷锁束缚住我们向往自由的心,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伦理道德时时刻刻无言地告诉我们要老实要本分,要谦虚要低调,不可张扬不可放肆。我们是如此渴望放松向往自由。在异域的西班牙,人们全然不是这个样子,只要开心,可以尽情疯狂。难怪三毛会对西班牙如此依恋,有着如此深厚的故乡情节,因为这种全然自由的生活是那么的符合三毛的性格。如果说斗牛、奔牛都是勇敢男人的游戏,那么把西红柿捏软再开心地扔向周围的人则是老少皆宜的疯狂游戏了。人们毫无顾忌地抛投着西红柿,幽深的小巷中散发着西红柿的香味,里面还夹杂着诸多的欢声笑语,听着那么让人心驰神往。不知天生喜欢玩乐的三毛会不会不小心走到小巷中,开心地向欢迎她加入的人群抛出一颗颗西红柿,让西班牙人惊讶于中国女子的开放和美丽呢?

每年八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番茄大战”开始了,战场就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地区的布尼奥尔小镇,这场战役是一年一次的,战况一向惨烈,但奇怪的是无人伤亡,牺牲的只是一箩筐一箩筐的番茄,这就是西班牙民间传统节日的真面目。“番茄大战”的首战在布尼奥尔镇的中心人民广场打响了。“开战”之前,当地的市政府将大批的西红柿用卡车运送到街道两侧,这就是“大战”中所用的“弹药”。而参战的人们会尽量把身上的衣物剩下到最少,有些人索性只穿一条内裤来遮住重点部位,现在不是害羞脸红的时候了,况且脸再红能红过手里的西红柿吗?,随着不知哪里的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勇士”们拿起熟透了的又大又红的西红柿,开始向身旁素不相识的“敌人”攻击,顿时,你只看到西红柿子弹漫天飞舞,蓝蓝的天空一片红色;而人们则在红色的“枪林弹雨”中时而躲闪时而攻击,动作开始慢慢的“训练有素”了,不一会儿“参战”的人们浑身上下都沾满了红糊糊的西红柿汁,从头至脚无一幸免,而小镇内则是一片深红,街上涂满一层番茄的残余,形成一种血红的特殊景象,怎一个惨字了得!随着从某一个阳台上发出的火箭信号,“番茄大战”宣告结束。此时,布尼奥尔小城市民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们纷纷投入到了另一场战斗——打扫街道,与刚刚的兴奋激动相反,这次的战斗反而是一派平和景象。不大一会儿,整个广场和街道被打扫得干净如初,布尼奥尔城又恢复了往常的宁静,这个世界又安静了。

布尼奥尔的“番茄大战”到底始于何因呢?关于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该城的一个小乐队从市中心吹着喇叭招摇过市,领头者更是将喇叭翘到了天上。这时,一伙年轻人突发奇想,抓起西红柿向那喇叭筒里扔,并且互相比试,看看谁能把西红柿扔进去。这就是“番茄大战”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