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什么使我钦敬——读《走近李焕政》

  认识李焕政是在1987年秋天。他和我作为中共十三大代表赴京开会,前后大约有10天相聚相随的时间。那时他是榆林地区专员,第二年就调进西安做中共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直到在这个岗位上退休。在这十四五年不短的时段里,我作为省委候补委员,参加省委各种主题的许多会议,都会看到他,或是在大厅里看着他坐在庄严的主席台上,或是听他作报告或发表讲话,或是在会场走道餐厅饭桌碰面,应该说是很熟悉了。然而,我和他的接触却也只停留在“面熟”这个层面上。我没有和他单独接触过一回,无论公事或私事,连一次个人交谈或聚餐的过程都没有,十几年竟然已经过去了。

  从见第一面直到看到刘凤梅写的《走近李焕政》书稿之前,他留给我的印象就是那张类近关中农民的脸和一双笑起来眯成一道缝的眼睛。这样的脸和这样的眼睛,你在关中的乡村里或人头攒动的集市上都会碰到,无论他穿着中山装或者西装,都不能影响这种脸色和眼光里给人的善良诚实以及由此产生的踏实信赖的感觉。感觉也仅仅限定在这样的层面上。当我读完《走近李焕政》书稿,一个有棱有角的活生生的李焕政站在我的面前。确切地说,在我读到接近一半页码的时候,原有的浅层面的印象就打破了。恰如这本书的书名,我在走近李焕政。走近了,感受一个人的呼吸,感受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脉搏,感受一种饱满的情感的波动,感受一种思想的力度和厚度,感受一种性格的魅力,也感受一种令人钦敬的灵魂世界的纯粹和洁净。我甚至有点懊悔,这样优秀的一个人,认识十四五年了,却根本不了解。我清醒地知道这主要出于我性情里的弱点,把自己的事尽可能做好,不要干扰这些身负重任的“高官”的工作,也免得造成攀爬的负面影响。现在看来,起码错失了了解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机会,好在《走近李焕政》弥补了这种缺憾。

  我在阅读一个人的心灵史。这个人堪称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读着这个人童年的生活环境,父亲在麦田和牛圈里的劳作,母亲在纺车和织布机上的身影,农家铁锅里舀出的饭食,简陋的私塾学堂里的格局,乃至在乡村集市上难得得到的一块糖,都令我眼热耳熟,甚至迷乱,以为在温习自己的童年生活。想来也不奇怪,我的故乡原也属长安县管辖,生产程序生活习俗尤其是生产发展水平,基本一致。李焕政最初受到父亲和母亲关于做人的基本规范的教育和影响,对于他后来形成诚朴无华忠诚正直乃至刚烈不屈的个性,当为基石。他少年时代的这种生活环境和影响,对于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的呼应几乎是自然的本能的事。16岁,一个在今天看来属于撒娇任性的少年,在李焕政却已经接受了革命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怀着改造世界的大志和热情,远离长安家乡,踏上北去榆林的征途。他的抱负他的襟怀和他在危难时期所显示的凛然正气,虽然远远不是他的父辈所可比照,然而依然可以感到那个最初形成的做人的基石的最结实的力量。

  在普通民众和庞大的干部队列里,李焕政已经是职位很高的领导干部了;在李焕政这样很高职位上的干部,自解放以来到现在,统计起来也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这个数字里,他又是普通的默默无闻的一位。我的感动正发生在这里。一个从最基层成长起来走到很高职位的领导干部,没有过关于个人突出的或一般的宣传(公务活动除外),似乎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似乎默默无闻。然而打开了《走近李焕政》,就打开了一个人堪为惊心动魄的生命史。在这个人的生命页码上,记录的不是个人盈了亏了胖了瘦了哭了笑了,而是强烈地直接地映现着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和挫折的大命运,展示出共产党在50年以来执政历程中成功的辉煌,令人扼腕的错失,以及在新的形势下所潜存的障碍。如此具体,如此生动,如此感人。正是如李焕政这样一批既富于政治自觉又富于革命道德的干部,推进着党的事业,创造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没有必要复述李焕政人生历程中那些感动人也启示人的太多的事,任谁打开这本书就很难放下停止阅读。我只能说最让我钦佩的两点。其一,就是这个人开创建设事业的魄力和决断力。在榆林发现令世界震惊的优质大煤田的时候,在资金困扰勘探和开发的关键时刻,李焕政断然拍板,那个缺口资金“我拿”。这个钱似乎不属于一个地方的投资范围。更令人惊诧的是,榆林有史以来的第一条铁路,竟然是按李焕政设计的走向定案直到修成,他说服了铁路专家和领导,把原有的方案放弃了,不单是出于榆林的地方利益,而是更科学更符合大局的利益。还有在水库指挥部蹲守的三天三夜,就为着保一库在榆林沙漠里珍贵的水,他甘愿冒着风险,经过准确判断而不是盲目蛮干……如此等等。我读到这些令人震撼甚至令人揪心的情节时,往往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慨叹,这个人竟然潜藏着如此巨大的创造活力,如此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智慧。具有创造能力和创造智慧的人并不少见,关键是把这种宝贵的能力和智慧投向何处,才是人的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高与下、重与轻的鉴别。李焕政令人钦佩和获得当地民众热爱的最重要之点,他把包含着能力和智慧的能量,释放在边城榆林的土地和沙漠上,应该说是带有改变历史命运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