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个人的生命体验——三秦人物摹写之二(第6/6页)

  柳青从会场的通道走向讲台,步履悠缓,端直走着,不歪向左边也不偏向右边,走上讲台时,我和与会者才正面看清一张青色的圆脸,最令人惊讶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白分明力可穿壁的眼睛的神光。开头所写的十万人里也未必能找到这样犀利的一双眼睛的印象,就是我第一眼看见柳青时有感而出的。柳青还留着黑色整齐的短髭,和善而又严谨……他在不过一个小时的讲话过程中,有三次从黑色对襟棉袄里掏出一个带着尖头的圆形橡皮喷雾器,张大嘴巴,把尖头伸进嘴里对准喉眼,用手一捏一放那个橡皮圆球,发出哧啦哧啦的响声。整个会场里鸦雀无声,一声咳嗽都没有,空寂的会场里就响着哧啦哧啦的喷气声。百余双眼睛,紧紧盯着这个心中偶像的右手一捏一放的动作。他大约已经不足70斤体重了。我记得我只看了他第一次往喉咙喷喷雾剂,到第二次第三次,他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圆形尖头的器具时,我就低下头去了……那哧啦哧啦的声音无法躲避,一直到现在还清晰在耳。

  再见到柳青是两三年后,还是文艺界的一次会议,那时候不称会议称“学习班”。又有新的政治口号指示下来,“文革”又掀起一个新的浪潮,叫做“反潮流”,反“复旧复辟”的潮流,据猜测是针对复出不久的邓小平的。柳青被请到场讲话,还是青布褂子,对门襟,不过是单衣,还是整齐的短髭,还是锐可透壁的眼光。借着时兴的“反潮流”的话题,柳青有几句话震响:在我看来,反潮流有两层意义,首先要有辨认正确潮流和错误潮流的能力,其次是反与不反的问题。认识不到错误潮流不反,是认识水平的问题;认识到错误潮流不反或不敢反,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

  语惊四座。会场里又是鸦雀无息的静寂。所有眼睛都紧紧盯着更频繁地从口袋里掏取喷雾剂的那只手,所有耳朵都接受着那哧啦哧啦的响声的折磨……

  直到现在我才肯定,这惊人的论述绝对不会来自中外古今的哲学经典,也不会来自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修身修养的规范,当是从抠指甲和上批斗台的纯个性体验中获得,跨越过生活体验,进入更深一层的生命体验。

  2005.5.21 二府庄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