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一代”(第3/3页)

“当然,塔迪。”

“可有时她确实会说一大堆废话。”

“我可从没听她讲过,”我的妻子说。“我是做妻子的。跟我说话的是她那个同伴。”

注释

〔1〕 即现在通称的“黑色幽默”。

〔2〕 西尔维亚·比奇(Silvia Beach, 1887—1962)生于美国,14岁随父来到巴黎,爱上法国和法国文学,1919年在巴黎奥德翁路开设书店莎士比亚公司,出售图书杂志,并设“出租图书馆”,长期成为法国文艺界人士以及侨居巴黎的英美作家的活动中心。1922年2月大力支持乔伊斯在她的图书公司出版《尤利西斯》。1941年乔伊斯病逝于苏黎世。同年,莎士比亚公司亦被纳粹关闭,比奇被拘于集中营达6个月,后从集中营逃出,躲藏在巴黎,直至海明威随盟军打回巴黎,帮她清除了在屋顶上打冷枪的德国鬼子。

〔3〕 玛丽·贝洛克·朗兹(Marie Belloc Lowndes, 1868—1947),英国小说家,擅写历史小说及凶杀疑案故事。《房客》(1913)曾被搬上银幕。

〔4〕 昂吉安温泉城位于巴黎北郊,为巴黎人常去的旅游胜地。

〔5〕 西默农(George Simenon, 1903—1989),比利时法语多产作家,其著名作品有“梅格莱探案”的系列小说。

〔6〕 珍妮特·弗朗纳(Janet Flanner, 1892—1978)为当时美国《纽约人》周刊驻巴黎的记者。

〔7〕 罗纳德·弗班克(Ronald Firbank, 1886—1926),英国小说家,自小身弱,于剑桥大学肄业两年后,为恢复健康,到处去旅行,著有浪漫主义小说多种。

〔8〕 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 1876—1941)于1919年发表了《小城畸人》而成为红作家。

〔9〕 《黑色的笑声》出版于1925年,第二年海明威就发表模仿之作《春潮》,加以讽刺。

〔10〕 原文为法语,génération perdue,我们一向译作“迷惘的一代”,但用今天流行的词汇,该作“失落的一代”。

〔11〕 指《太阳照常升起》,作者把那句话和《圣经·传道书》第一章第四到第七节一起放在卷首。

〔12〕 作者想起自己1918年在意大利北部战线为红十字会志愿开救护车的情景。

〔13〕 米歇尔·内伊(Michel Ney, 1769—1815)为拿破仑手下最著名的元帅,骁勇善战的传奇式英雄,参加拿破仑的历次战争,1804年授元帅头衔,1812年拿破仑率军远征俄国,内伊被封为莫斯科亲王,法军自莫斯科撤退时任后卫部队指挥。

〔14〕 科兰古侯爵(Armand Caulaincourt, 1773—1827),法国将军、外交官,拿破仑时期的外交大臣。1804年起为拿破仑的御马总管,历次大战中追随皇帝左右。他的回忆录是1812—1814年时期的重要史料。

〔15〕 法国现代主义诗人阿波里奈尔(Guillaune Apollinaire, 1880—1918)名纪尧姆,但此处群众要打倒的是德皇威廉二世,因纪尧姆是威廉在法语中的读音。

〔16〕 迈克为内伊的名字米歇尔在英语中的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