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换个调子唱吧(第2/2页)

就是了,现在纯爱国主义者一定要大喊,我们对这位歌德一向就不怎么信任,他从不是爱国主义者,他用那温和冷静的国际性把我们德意志精神给污染了,它明显地削弱了我们的德意志意识,我们长期为此感到痛苦。

问题的核心就在这里。歌德虽然在1813年未曾写出国歌,但他可是个很好的爱国主义者。不过人类总体特性带给他的喜悦超过他所熟知且喜爱的德意志特性所给他的喜悦。他在思想的世界中,在内在自由和智性良知的世界中是世界公民和爱国主义者,在他思想的最佳时刻,他站得那么高,每个民族的命运不再以单独的面目出现在他面前,而以隶属于总体运动中的一员的面目出现。

人们尽可以责备这种态度是冷漠的理性主义,在危险的时刻没有它说话的余地,然而,这却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与哲人所仰赖的精神。此刻我们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提提这种精神,提提这种精神对公正、适度、仁爱和光明正大的促进和鼓励。难道我们要走到那一步,德国人需要有勇气才敢于承认一本好英国书比一本坏德国书要好?交战国有保护俘虏不杀俘虏的精神,难道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会羞于我们哲人所具有的那种精神?那就是当敌人有和平的倾向并且所带来的是好事时,知道珍惜,不认为他们是敌人的精神。战争过去之后该怎么办?我们大家现在已经有些担心,担心到时旅行和精神文化的交流会衰退。到时谁该出力去改变那种状况?谁来使得人们重新互相理解、互相承认、互相学习?如果不是我们这些现在坐在书斋里而知道我们的弟兄正在战场上的人,又该是谁呢?荣誉归于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人!我们其他对家乡怀好意、对未来有信念的人,我们的任务是保持住一些和平,架起桥梁,寻找道路,而不是跟着去打(用笔)而使得欧洲未来的基础受到更多的震撼。

还有几句话对为数不少的人说,他们因着战争而绝望难过,感到文化和人道主义精神都因此全被摧毁。自有人类的历史就有战争,没有理由相信如今战争会遭到废止。只因习惯于和平的时间长了,我们才会受到假象的误导。只要大多数的人还未能进入歌德那样的精神王国,战争就仍然会有。很长的时间内仍会有战争,说不定永远会有战争。然而,克服战争一如既往是我们最神圣的目标,这也是西方基督教道德文明的最终目标。研究如何防治瘟疫的科学家,不会因为新的传染病流行就放弃他的工作。那么“世上的和平”以及人类之间的友谊就只能是我们最高的理想。人类的文化因着兽性的本能升华为精神活动,因着羞耻之心、幻想和知识而产生了文化。生命值得去活是一切艺术最终的内容,也是艺术给人以慰藉的缘由,虽然对生命的赞颂也注定会逝去。爱高于恨、理解高于愤怒、和平高于战争,这些应该是这不祥的战争深深地印在我们身上的东西,应该比我们平时所感到的要深得多才对。否则,它又有什么用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