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见不散(第4/8页)

时间一点点过去,三点,三点十分,三点十五分,难道第一次见面对方就迟到了?还是说对方也跟自己一样,躲在暗处观察?叮当这么一想,警觉起来。她就像个女特工一样,贴在墙角,小心翼翼,不露身影,观察其他地方的布局,看看是不是在某个地方也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也在偷偷地观察着自己。

公园本来人就少,当发觉整个广场只有两三个人的时候,叮当觉得自己就像个神经病,一个人在演谍战剧。看样子,笔友不会来了,叮当的心情说不出来,像是舒了口气,也像是有点儿遗憾,但没有结果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结果。

三点二十分,她打算离开了。也就是这时,她远远地看见一个人影朝第二个凉亭走过去,非常缓慢。叮当有些看不清楚,特别仔细地盯着。人影慢慢近了,她看出来了是一个人,拄着拐杖,一点点朝第二个凉亭走过去。叮当突然蒙了,她继续盯着看,好像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拄拐杖的人是陈小武。

陈小武吃力地一步又一步朝凉亭走去。他的伤还没有好,因为叮当要见面,他从医院逃出来,谁都没有告诉,拄着拐杖走了一个小时,但还是迟到了。陈小武满头是汗,上了台阶,环顾了四周,并没有人。他把拐杖放在石凳上,坐了下来,用袖子擦擦汗,深深呼吸了几口气,实在是太累了。这时叮当才醒悟过来,为什么那封信上要写那么多的“如果”,她也才醒悟过来为什么这个笔友似乎对自己的生活和心情了如指掌。陈小武就一直像个隐形人一样默默地看着自己,自己在运动会上批评他、嫌弃他,多数时候觉得他就是一个跟班、随从,一个可有可无的对象。他退学,她没有表示更多的慰问;他爸爸被打伤,她也没有过多地关心。反而是自己遇到了那么多事情,陈小武面上什么都没说,却把所有的关怀都写在了信里。

为什么这个人是陈小武呢?叮当心里产生了被欺骗的感觉。她觉得自己被耍了,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她一直以为自己的笔友高高的、帅帅的、阳光的、青春的,不是陈小武这样矮矮的、土土的,拄着拐杖走几公里满头大汗的。她希望自己的笔友有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每天卖豆芽;她还希望自己的笔友成绩好,像陈桐那样,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自己跟他在一起也会变得更努力,更有安全感。

无论笔友是怎样的,但绝对不是陈小武这样的,一点儿都不一样。这么想着,叮当特别难过,是失望,是遗憾,是愿望落空,也是失去了一个希望的方向。她开始躲在小卖部后面哭,止也止不住。她讨厌陈小武,讨厌陈小武赢得了自己的好感。她讨厌陈小武假装是个品学兼优的人给自己写信。她讨厌陈小武把这个秘密隐藏了那么久。她也讨厌陈小武那么关心自己,知道自己每一点儿心情的起伏,知道什么样的话会让自己开心。

叮当哭得特别难受。陈小武毁掉了她对于未来所有美好的想象。她喜欢的是跳高的“刘德华”,是郝回归,是陈桐那样的人,虽然她告诉自己之前的想法都是错的,但就算是错的,也绝对不是陈小武这样的人啊。

陈小武的一件白T恤穿得都泛黄了,一只脚是球鞋,一只脚是拖鞋,刘海因为流汗而分叉,坐在凉亭里休息,驼着背,根本就不像是个人生会胜利的人,也不像是个同龄人。短短失学的日子,让他已经没有了青春的洋溢,这根本就不是我的笔友!叮当“呜呜”地哭,就好像要把所有的委屈一次性哭出来。

陈小武在凉亭坐了十分钟,拿着拐杖站了起来,又想了想,坐下,从身上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写了起来。他草草写了几十个字,把纸叠好,放在凉亭显眼的茶几上,艰难地挪到台阶下捡了一块石头,压着纸条,怕它被风刮走。

做好这一切,陈小武朝自己来的方向离开。

远远地,等陈小武走远了,叮当看着他的背影也哭累了,再走到凉亭里,看到了放在茶几上的那张纸。叮当打开,上面写着:

对不起,叮当,我迟到了,我是陈小武。虽然我们不能在现实中成为好朋友,但我一点儿也不后悔。你曾经那么相信我。谢谢你。

很多年以后,叮当回忆起这一切,她说:虽然这个人和我无数次幻想中出现的那个人不一样,甚至有着天上地下的差别,但是比起得到一个新的朋友,我更不想失去这个老朋友。

叮当看着纸条,依然在抽泣,往事一幕一幕重新放映了一遍,然后她冲下台阶朝陈小武离开的方向狂奔。她明白了这种感情,她害怕失去陈小武,也害怕失去这种感觉,她不要这种感觉只停留在信纸上,她要让这一切成为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可以摸得到、看得到的真情实感。这么多年,只有陈小武一个人让她觉得有安全感,这种感觉是喜欢吗?叮当不知道,她只知道她不想失去陈小武这个朋友。陈小武拄着拐杖,默默地朝医院的方向走着。没有人注意这个拄着拐杖的年轻人,他的表情并不痛苦,也没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反而有了一丝轻松,也许本来这些就不该是自己得到的吧。